进入5月,就到了云南凤凰花开的日子了,这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大乔木,开花时节、满树火红,似红霞一般惊艳靓丽,让人惊叹。开远、元江、普洱、玉溪......云南有很多赏凤凰花开的地方,每年夏天都会给人带来一场热烈无比的视觉盛宴。
易门绿汁镇曾是易门铜矿的驻地,位于红河水系的绿汁江边,因而得名。这里地处河谷地区,气候炎热,铜矿驻地建设中种植了很多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凤凰花,如今已是根深叶茂、规模成片,花开时节、惊艳四方。
凤凰花开红艳艳、铜都美名源远流长,成为绿汁最吸引人的两大特色,受到人们的追捧。绿汁是我们易门行的第二站,我们早已心驰神往。
绿汁位于易门县城西部、地处绿汁江边。绿汁江,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她发源于楚雄武定,由北向南流经禄丰、双柏、易门、峨山、新平等县后汇入元江。
我们去过绿汁江上游的九渡河徒步,那里有清澈的河水、碧绿的竹海,彼此融合、互相成就。当时就猜想绿汁江名字的来源或许与它的环境相关。
去了绿汁后才知道,绿汁江是由彝语“潞兹啦”演变而来,意译为“石壁陡峭的江河”,与实际情况很是相符。
不知为什么,人们多将这里称呼为“小绿汁”,或许有些昵称之意,颇有几分亲切之感。
在云南方言中,“绿”与“六”的发音都和“卢”相同,听一位老同学讲过一件趣事,在她小时候听父亲讲相关的出差见闻,提到过易门小绿汁,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易门有个叫“小六指”的地方......很是有趣。
从易门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西行,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绿汁坡观景台,从这里可以欣赏著名的绿汁坡盘山公路拐。
观景台处的海拔为多米,居高临下,可以看到被群山包围的绿汁江河谷、看到有众多红砖房的绿汁小镇,更可以欣赏到蜿蜒曲折、百转千回的盘山道路。
10余公里的路,落差多米,有很多大于90度的转弯、甚至是回头弯,在地图上显示的轨迹像极了鸡肠子弯弯曲曲的模样,对驾驶员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我们花费了半个多小时走完了拐,提起刚刚走过的路段,连我们技术精湛的见手青师傅都有些心有余悸了。
经受住了拐的左突右甩,我们进入了沿江而居的绿汁镇,宽敞的道路两旁,一棵一棵高大的凤凰花已挂满了鲜艳的花朵。
还未到花期最盛的季节,红色的花团锦簇与绿色的树叶相配,经过雨水的冲刷,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大块大块的色调,把小镇装扮得分外妖娆。还没等到车子停稳当,大家就开始在车里欢呼起来了。
绿汁镇的大部分位于绿汁江的东岸,西岸是高高的山峰,山脚公路上的凤凰花开,也是惊艳极了。我们从一座铁制吊桥上过河,走在桥上摇摇摆摆的让人有几分紧张。
过了河,走在种满凤凰花的江西路,我们就彻底沦陷在这里的美景中了:小雨中,花儿更艳;与花儿相伴,慢慢走走,很是浪漫。
借助着各种地势,依托着江水并不是绿色的绿汁江,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与凤凰花儿相拥的美好。今天看过了最多数量的凤凰花,花苞、花蕊、花瓣,各具风采。
发现除了火红的花瓣,每朵凤凰花都会有一片红白相间的花瓣点缀其中,很是独特;花团锦簇的画面,美艳至极......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绿汁镇曾是易门铜矿的驻地,如今铜矿已搬离这里,留下了很多年代感十足的建筑,掩映在火红热烈的凤凰花下,别有韵味。
这里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自清朝开始就有铜矿开采,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成立了易门铜矿,曾经是全国八大铜矿之一,在绿汁建立了铜矿选矿加工基地、运输仓储配套基地、职工生活基地等等,一个功能齐全的铜都小镇在绿汁江边诞生,带动了驻地的发展,热闹、繁华,曾经拥有易门“小香港”的名号,美誉四方。
因为资源枯竭、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铜矿开采已经关闭,人员转场到其他矿山,绿汁小镇就冷清下来了,只留下了铜矿退休工人还在这里生活、坚守。
虽然渐渐远离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