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大通桥点行?”
“前边就系。唔使上班?”
“星期天,我休息”
“20几岁仔,可以摆摊、开网店啊”
“……?”
“少壮不努力,老来摆地摊,好自为之”
——年7月我去林头村,问路的对话
-----本期开通赞赏,请到文章底部看看-----
南宋徽宗三年,梁郑二族的祖先南下珠玑巷,后迁林头,两大家族人丁兴旺,成为村中大姓,宗祠林立。如今梁、郑依旧是 的本地氏族。
大通烟雨、雁落平沙、渔舟晚唱、浅渚归牛、珠光夜月、松门返照、灵谭聚秀、君子古松,是古代林头八景,如今仅剩大通桥
大家熟知的林上路,即北滘镇林头至上僚村公路
林头,位于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东部,毗邻北滘、广教,东临潭州水道,距北滘镇中心1.5公里、广州23公里、佛山2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国道、三乐东线公路贯穿,是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社区。户籍人,流动人口人。下设上涌、北村、太平沙、村一、村二、南村、下涌、大沙围8个居民小组。
近期不少人咨询诸如“留耕堂怎么走”、“逢简村怎么去?”、“水藤玉麟桥在哪儿?”之类问题,也有很多埋怨图片太多而解说太简单。《广东地理》回应两句:
1、打开地图导航
2、简洁些,留点想象空间,行走更有意义
一、冯氏贞节牌坊
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康熙年间,林头出了一位进士梁廷佑,父亲去世后由母亲冯氏将其一手带大。梁廷佑寒窗苦读不负众望,入朝为官。冯氏抚育儿子,对老人尽孝道,衣物首饰变卖济困,当地建造生祠供奉。朝廷为表彰冯氏的功德,建了这座牌坊。
二、大通桥
林头有5座拱桥,唯独大通桥是古桥,其余都是新建的仿古桥
大通桥两侧均有“大通桥”石刻,东面楷体,西面隶书。东面刻有“申寅兼庚甲之原嘉庆庚辰钺重建”字样
三、丛兴桥
桥身刻“丛兴桥”,落款“道光乙巳年重修”
四、跃龙桥
林头现存七座古桥:大通桥、丛兴桥、见龙桥、跃龙桥、聚龙桥、扭拧桥和通济桥。欢迎拍摄投稿到“佛山古桥摄影大赛”,详见《广东地理》第36期
五、见龙桥
六、扭拧桥
造型独特
七、通济桥
八、村心古庙
麻石门框刻一对倒挂的石雕蝙蝠,衔着对联
九、医灵庙
麻石门框刻一对倒挂的石雕蝙蝠,衔着对联,与杏坛镇古朗村南海神庙、杏坛镇上地村水月宫、乐从理教村感应宫、林头村心古庙相似
十、关帝古庙
位于通济桥旁
十一、三宝佛殿
古庙已毁牌匾还在
十二、梁氏二世祖祠
林头现保护 的祠堂,梁氏大宗祠分支,始建于明末清初,现为林头社区诗书画协会活动场所
十三、郑氏大宗祠
即树德堂,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年)。坐西向东,三路五间四进,总面阔38.61米,总进深62.3米,面积平方米,含门口占地平方米,是顺德第二大宗祠,但是保护程度远远低于沙滘陈家祠、逢简刘氏大宗祠、右滩*氏大宗祠。主体中座大堂、后寝及两廊基本完好。
解放后宗祠曾被用为粮库。头门原为面阔五间的二层建筑,被改为平房。非常可惜。
头门与中座之间天井阔落,原有石牌坊,已毁。天井左右两侧建有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明标暗拱”庑廊,保存良好。
中座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龙船脊,有瓦当和滴水。前檐柱为方石柱,驼峰斗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四步梁架,山墙墀头砖雕,正面次间设石雕栏板、梢间水磨砖墙砖雕漏窗。金柱均施用铁力木圆柱,七架梁,后廊四步梁。
中、后座之间以天井相连,两侧廊有台基,瓦面为卷棚顶。
后寝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台基前有精美的石雕栏板,前后廊皆作卷棚处理(明标暗拱)。左右路青云巷以及庑廊的门洞设计装饰精巧多变。
十四、槐菴梁公祠
待修复
十五、林头老人娱乐室(曲艺社)
“文革”时期破除四旧,梁氏大宗祠被拆,青砖被运到北滘建养猪场,木料被建成会场的座椅,篆刻“岭南望族”的祠堂大门被用做鱼塘的围堤。如今,曾经有四祠堂一牌坊的梁氏大宗祠,只剩戏台
林头曲艺社水平颇高
十六、乐俭郑公祠
被改为民房
十七、乡情
自己养老,值得尊敬
3万人的大村,蔬菜档口都非常大规模
谁是最可爱的人?
80岁背着孙辈在垃圾桶翻找塑料罐去卖
心酸
观棋不语真君子
盘腿蹲着未必赢
其它
近年投入1.2亿元改造4.5公里
一河两岸及周边景观
成绩在,还有进步空间
主要还是要改善国民素质
不丢弃垃圾到河涌中
还要学习龙眼、逢简整村截污
统一处理生活污水
每年5-6月
林头的几十棵凤凰木开花
河涌改造示意图
古井还在使用中
到林头
可在江记海鲜酒楼吃饭
也可以到碧江村德云居
摄影:林福江拍摄于-年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选登图文需付费联系tpkc
qq.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