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8月,省委会一行驱车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泥村的泡桐示范种植基地。蓝天掩映之下,一排排三、四米高的泡桐树漫山遍野、竞相开花,十余个农户正背着背篓,忙着为泡桐树清除杂草、修剪枝桠。
眼前的这片泡桐树是年栽下的,才过去了一年,就已亭亭玉立山坡间。这是一种速生多用途的树种,浑身是宝,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叶、花、果、树、皮等均可入药,也是很好的家具、建筑、工业、国防用材,还有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把泡桐这棵“摇钱树”带到大方*泥村的,正是农工*省委会和*员周建华。
年,农工*考察组带着一批农工*专家奔赴大方,走遍了大方县的各个农业种植基地,浙江大学农业教授周建华在考察时发现了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引荐了浙江大鹰实业有限公司入驻*泥塘镇,推动百亩泡桐树种植项目落地。这个项目在*泥村和平组集中流转了多亩土地作为示范基地,并套种了20亩藏红花和亩白芨两种短期中药材。泡桐基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以土地流转(元一亩)和土地入股模式运营。农户除了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还可获得基地净利润的5%作为赢利分红。
→周教授指导白芨苗种植
“我家流转土地6亩多,有多块钱。我在基地里面务工,一天干8小时,就有块。”村民罗国秀开心道:“我这个月的工资都有多!”
村民罗国秀说自己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因为种植泡桐树,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村里曾有位贫困户老陈,身患癌症,生活困难。曾经老陈一家以种植玉米为生,但是玉米亩产斤,年收入仅为一两千元,扣除农药和肥料钱,一年收入所剩无几,对于沉重的家庭负担而言是杯水车薪。自从村里引入泡桐树种植后,年收入大大增加了,老陈的儿女还到基地务工,家庭生活渐渐地步入正轨。
蓬勃的泡桐树下,藏红花、白芨苗等作物红绿相交,生机盎然。据*泥村村支书许丹介绍,藏红花生长周期短,2个月便能进入花期,花瓣亩产有1斤左右,经济效益可达1.5万元。
图|大方县*泥村(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