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面对婆娑的柳树,贺知章欣赏到的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表达的是一种仕途顺利,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而李商隐发出的是“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悲叹,反映出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凄凉处境。曾巩则大呼“乱条犹未变初*,倚得东风势便狂”,以此揭露、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风月本无意,皆因人附情。范仲淹推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但世间又有几人能真正达到此种境界呢?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 ,愿我们都做性情中人,感极而悲抑或喜极而泣,跟随内心悸动吧!
凤仙艳文/董春香
乡下,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凤仙花,一簇簇,一丛丛,娇嫩而热烈,盛开在夏日的阳光里。
凤仙花,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指甲草、指甲花、小桃红、吉吉草等。在花卉当中,凤仙花不以色香引人,主要以姿容形态取胜。凤仙花的花形格外奇巧,花朵宛如飞凤,仔细瞧瞧,那花有头有尾有翅有足,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就像一只凤凰在飞翔,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绝妙,故又有金凤花之名。
关于凤仙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凤仙的美丽女孩,与一名叫金童的小伙相爱。县官的儿子调戏凤仙,被她臭骂一顿。
凤仙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决定带着父亲和金童以及他的母亲投奔他乡。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县官命手下前来捉拿他们。凤仙、金童拜别父母,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以死保洁。两位老人强忍悲痛将二人合葬。
晚上凤仙和金童托梦给父母,告之山涧开放的花儿能治母亲的病。次日醒来,果见山涧满是红花、白花。老人用花煎汤,服后果真经通病愈。后人将这种中药命名为凤仙花或金童花以示纪念。
历代咏凤仙花的诗词也很多,像唐代吴仁壁的《凤仙花》诗:“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诗中描写了红花绿叶的凤仙花正开的时候,蜂、蝶还都没有发现,最适宜观赏的时候是朝阳初升,此时的凤仙花就像栖息在碧绿的梧桐树上朝阳的凤凰。
宋代杨万里的《金凤花》则这样描写凤仙花:“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此诗描述了凤仙花颜色的丰富,即便是“红”色,也有从深到浅的四种变化。
宋代晏殊的《金凤花》则是另一种风格:“九苞颜色春霞翠,丹穴威仪秀气攒。题品直须名最上,昂昂骧首倚朱栏。”此诗以磅礴气势,表现了凤仙花倔强威仪的品格。
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五古·咏指甲花》:“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这首诗写出了指甲花的特性,也写出了这种花独有的精神,以及自己的志趣。
我想,这些诗人肯定都是喜欢凤仙花才能够吟咏出这样优美的诗句来的。且不说他们,就连我妈妈,一个农村妇女,也是特别喜欢凤仙花呢。每年春季她都会在院里种上几株。沐浴着阳光和雨露的凤仙花长得很茁壮,花开得很茂盛。
妈妈种凤仙花主要是为了给我们包指甲。为了包指甲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 步,摘花。一般摘花的事儿妈妈都是自己动手,不让我们参与,因为怕我们毛手毛脚损坏了枝叶。妈妈总是小心翼翼的采摘,各种色彩的花儿都要摘上几朵,然后把摘下的花用纸轻轻地包住。
第二步,采叶。这里的叶,其实是苘麻和蓖麻的叶子,这两种叶子叶面阔大厚实,柔软韧性好,折叠不容易撕裂,包起来最是趁手合适。这活通常是我们干的,到了田野,眼睛东张西望,寻找野麻。等找到了麻叶,顾不得再在地头玩游戏,就一路欢笑一路歌地往家里急速开拔,“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家呀最美丽……”
第三步,找线。妈妈会让我们把她拆被子之后不用的棉线剪成一段一段的,以备后用。
包指甲都是在晚饭之后。匆匆扒拉两口晚饭,就迫不及待地守在妈妈的身旁,等待妈妈给我们包指甲。只见妈妈把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放进蒜臼里,再加上一点白矾,捣呀,捣呀,直到成为细碎的花泥为止。
妈妈先用包饺子的竹批挖一些花泥放在手指甲盖上,压平后用麻叶包着, 再用棉线缠绕在麻叶上面。包时,两个食指是不能包的,相传如果包这两个指甲,家里会死人的。八个手指头都包过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花泥,要么包在脚趾甲盖上,要么包在脚心里。
妈妈依次给我们三个包完,再三叮嘱,不敢乱动,不敢胡抓,要不很容易脱落。害的我们身上痒痒,也只能喊妈妈来帮忙挠痒。可是睡着之后,就什么也不顾及了,所以总会有几个叶子在夜里就掉了的。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就一骨碌起床了,急急忙忙把缠在指头上的棉线解开,把麻叶取下来,看着紫红的手指甲,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互相攀比着,看谁的指甲更红。有时,竟顾不上吃早饭,拿起书包,举着双手一路小跑地上学去。
包一次效果不太理想,第二天,第三天,妈会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包。我们的指甲都包成了黑红色,甚至连指甲边的皮肤都染黑了。
当手指上的红色渐渐变少,指甲跟儿长出洁白娇嫩的新指甲,这一年的指 本包到头了。新做的酱豆可以拿出下饭,地上落着气数已尽的干蝉,街上换西瓜的瓜贩越来越少,坑塘里也没了嬉戏的孩子,秋天,已悄然到来。
时代变迁,美甲之风如火如荼,女孩子们在指甲上涂上各种花纹,甚至粘上闪亮的水钻,精致华贵。而我,对凤仙花染的指甲却情有独钟,虽然土气,但泼皮耐看,自然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妈妈已是古稀之年,而我也步入不惑之门。每年的暑假,回家探望妈时,我,仍像小时那样,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心甘情愿的把手伸出来,静等着妈妈给我包指甲。
可爱的凤仙花不要凋谢啊,你一定要等着我。远在家乡的老妈妈,过几天我回家,您可不要忘了给我包指甲哟!
槐花香文/董春香
当看到女儿从冰箱里拿出的经过冷冻仍然嫩绿如初的槐花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的二伯呀,您,过得还好吗?
二伯是我爹的二哥,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可谓一表人才。早年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一直没有人登门提亲。一直到四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外地女人逃难到我们村,经人撮合,二伯和这个外地女人过到了一起。那个时候,我还懵懵懂懂,印象中,二伯对那个女人很好,那时的二伯也很开心。
可是好景不长,大概过了十个月左右,女人就悄悄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从此,二伯又是孑然一身,重回光棍汉的日子。这也成了二伯一生中 的一次婚姻生活。
大伯远在他乡求生活,二伯就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奶奶在的时候是这样,奶奶去世之后还是这样。爹妈都很尊敬二伯,有什么事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他做的决定,爹妈一般是不敢违抗的。
小时的我,被称为“哭神”,整日哭哭啼啼,爹妈怎么哄都哄不下。二伯包揽了哄我的任务,一有空闲时间就逗我玩,抱着我去串门,有好吃的都给我留着。再长大一些,二伯的背就成为了我最温暖的港湾,不管去哪儿,我都缠着二伯哭着喊着要“背背,背背”。
农闲的时间,二伯会跟随村里人一起出去打工。二伯走之后,我就一直翘首以盼,二伯什么时候回家啊,二伯快回来吧。因为二伯每次从外边回来,都要给我们捎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哈,想想都很幸福。
日子就这样在二伯的疼爱中无声无息地过去。在我上初三的那一年,天降灾祸,爹在拆除老屋时不幸被倒塌的墙砸中,当场殒命。妈当即就晕厥过去。她怎么可能会不晕呢?天一样的丈夫走了,留下三个孩子,老大十四岁,老二十岁,老三才五岁,妈自己腿脚不灵便,是一个残疾人。爹在时,妈只负责家里的活,从来就没有去地里干过活的。爹这一走,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在妈一筹莫展的时候,二伯挺身而出,在亲戚街坊面前拍着胸脯,立下保证。他要承担起养育三个孩子的任务,他要支撑起这个家,坚决不会让这个家散了。这话给了困境中的妈无穷的力量,让她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之后虽然有好心人劝妈撇下三个孩子改嫁,妈都断然拒绝。也有人出主意让妈和二伯走到一起,但妈不愿意,二伯也没有那个心思。从此,二伯既是我们的二伯,也是我们的父亲,山一样的存在,帮我们顶起了一片蓝天。
二伯更勤劳了。农忙时,早上四五点就下地干活,中午吃饭也不回家,需要我们把饭送到地里。晚上披星戴月,加班干活。割麦,运麦,打场,拉粪,犁地,种地,锄地,二伯承包了地里最重最累的活儿。外人对二伯的评价就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只顾埋头干活,毫无怨言。
二伯更简朴了。他把钱一分一分的积攒起来,为的是供我们上学。赶会的时候,二伯会给我们买好吃的。我们的衣服破了,不等妈吭气,二伯就会主动地给妈钱,让妈给我们添置新衣。可是二伯,从不肯为自己购买一件新衣服,他穿的都是从大伯家拿回来的旧衣。二伯学会了捡破烂,看到别人丢弃的,他认为还可以卖钱的东西就赶快捡回家。
二伯的厨艺很好。村里但凡谁家有红白喜事,就会请二伯去掌勺。在家里,二伯也常常给我们做好吃的。特别是大年初一中午的那顿饭,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因为那一天,二伯会尽情发挥他的才能,变魔术样做出满满一桌色香味俱佳的丰盛菜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喝着,那场面,其乐融融。任谁看到这情景,也不会说这是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啊!
二伯会尽可能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庭院里有一棵老槐树,每到四月槐花开放的季节,我们就会缠着二伯捋槐花吃。二伯拿着一根长长的钩子,把洁白的槐花钩下来,我们就在树下拿起一串槐花朝嘴里塞,一边还说“好香,真好吃”。二伯把槐花淘洗干净,给我们蒸着吃,调着吃,炒着吃。我们现在爱吃槐花的习惯就是被二伯宠出来的,而我也把这爱吃的习惯传给了我的女儿。
夏季的晚上,二伯会领着我们去捉知了。抱一捆麦秸秆,放在大树底下,点着,然后使劲的摇晃树干,那些憨头憨脑的知了就噼里啪啦往下掉,一晚上能收获四五十只知了呢。二伯会把这些胜利果实放在油锅里炸,再撒点盐,搁点五香粉。我们不等放凉,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吃,啊,比肉还香呢!
终于,我考上了大学。二伯很高兴,他说要送我去报到。我们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车,几经打听,找到了学校,一切安顿好,已是下午五六点。二伯说要回去,这时候哪还有车啊?我劝二伯找个旅社住下,二伯执意不肯,说去车站看看。没办法,我把他送上去车站的公交车。晚上,等班里集合完毕,我终不放心,想去看看二伯走没有。远远地,在车站的售票厅外,一个蜷缩的身影在打盹,那不是二伯吗?虽然是夏季的夜晚,但夜里睡觉也是需要夹着膀子的。我不忍心去打扰,泪早已挂满脸庞。二伯啊,我的二伯,何苦要这样委屈自己啊!
后来毕业了,我又跑到离家几百里的外地去工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见到二伯,都会劝二伯不要太拼命,要保重身体。二伯虽然嘴上答应,但仍一如既往地辛劳。长期的劳作让各种疾病都找上了二伯,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等等,折磨着二伯。我医院治疗,二伯总是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之类的话搪塞过去。难道真的吃点药就好吗?身上的疼痛二伯是从来不跟我们说的,他是怕连累我们啊。
二伯老了,一天老似一天。背也驼了,牙也掉了,重活也干不动了。可是对一个一辈子与劳动为伍的人,怎么会因为年龄大,身体有病就离开劳动呢?他还是每天五点就起床,去地里转转,翻翻红薯秧,或者薅薅草,努力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吃闲饭的人,努力为这个家尽着 的光和热。唉,我的二伯呀,你怎么活的这么累!
又到槐花飘香的日子,我工作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槐花。我要去摘槐花,我要给二伯送点槐花吃。说干就干,拿着镰刀,挎着篮子,我置身在花丛中,此时此刻的我也正如纪弦一样,享受着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呢!两个小时的辛苦,换来的是满满一篮子的槐花。哇,我明天还要来,多捋点,让二伯他们暑假的时候蒸包子吃。
可是,可是,第二天,当我还沉浸在昨天丰收喜悦里的时候,电话,无情的电话,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全部都是“二伯不在了,你快来”的内容。真的吗?怎么可能?我今天还要去摘槐花给二伯吃呢,我还要给二伯买龙头拐杖呢,我给二伯买的新鞋还没让他试穿呢,我还想让二伯来我家住几天呢,我还要给二伯买自动按摩的洗脚盆呢,我还有很多事没做呢,二伯,您怎么就走了?
消息是真的,二伯,他真的走了!永远的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再也见不到了。从此,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叫“二伯”的人了!下意识里一直认为不会离开我们的二伯走了,走了,真走了呀!
泪如泉涌,无法控制。二伯,走好啊!在 里,有您的母亲,有您的弟弟,在 孤苦伶仃一辈子的您应该不会再寂寞了吧。来世一定不要活的这么劳累,这么痛苦!一定要有一个知心爱人,有自己的亲生骨肉,来世一定要尽享天伦之乐呀,我的二伯!
苦命的二伯,愿槐花的馨香一直追随着您,给您的生命增添一丝暖意。此后的岁岁年年,每到槐花飘香时,我都会想起您的,我的二伯!
作者简介董春香,任教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第二初级中学。徜徉书海,陶醉于美文佳句;游历山水,感动于绿叶红花。耕耘教坛二十年,甘做幸福摆渡人,在语文园地撷英采华,奉献着,收获着,快乐着。
策划:“豫见”
语文湿地编辑部总编:我心飞翔编辑:刘玉珍陈卫星江东云孔书民陈向琼董春香杨晓芳
刘娜刘龙飞
本期编辑:董春香刘龙飞
美编:杨晓芳刘娜刘龙飞
顾问:秦勤终审:*玲
制作:刘龙飞
郑重声明: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有效的白癜风偏方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