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心怀王世襄旧藏及文玩专场二

这次中鸿信秋季拍卖,我们从韵荪的后人,以及王世襄友人的藏品中征集来了王世襄旧藏,以及王世襄赠韵荪旧藏之藏品,王世襄老人曾将韵蓀家旧物归还,并将一些自己珍爱赠予了韵荪。这些藏品耐人玩味,体现了京城 玩家的松柏骨气、山水心怀。我们的王世襄旧藏及文玩专场,意义非凡,能得此佳事,可谓三生有幸。

韵荪与王世襄

韵蓀又名裴松,号靖平,毕业于*埔*校,原为北平市崇文分局警察局长。韵荪的父亲与王世襄父同职于北洋*府外交部,世交深厚。韵荪从小酷爱古玩,曾认清末古玩收藏大家赵汝珍为义父。赵汝珍在琉璃厂开设“萃珍斋”古玩铺,韵荪和畅安(王世襄)闲暇之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年,国民*少将傅作义秘书阎又文(中共地下*)劝导韵荪随傅将*起义投诚,韵荪欣然同意,并解私囊捐献钱粮物资。解放后,韵荪继续担任北京崇文分局警察局长。不久,韵荪接到了“华北*事行*大学”干部再学习的通知,进入了学习班。起初,每星期尚能回家。但到后来,外界宣告局势紧张,回家时间也受到了限制。这时韵荪感到局势恶化,就将家中事宜委托于刚完成游学的挚友王世襄照料,并将一批较为重要的文物托付畅安看管。之后,“肃反”运动开始,韵荪被遣送到“茶淀农场”进行改造,不久*事法庭以“反革命罪”宣判韵荪死缓罪,发至邢台唐庄农场服刑,入狱长达二十年之久,年,王世襄也被拘留审查10个月,自此二人天各一方。

文革风暴席来袭,韵荪家老宅北河沿孔德夹道老宅被红卫兵抄家。王世襄耳闻目睹京城红卫兵“破四旧”的“壮举”后,预感到多年精心收藏的家具、佛像、铜器、鸽哨、古籍、漆器文玩将面临灭顶之灾。他不得不“自我革命”,主动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来抄家。年王世襄回到了北京,根据中央落实*策,他便开始了漫长的索要被查抄文物、图书之路。年他写信给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信中说道:“三十多年来我积累了一些图书和实物资料,当时的收集目的,主要是为研究之需……至于图书及实物资料,只要一旦使用完毕,自当捐献国家……”为此他又多次写信给相关部门,但所写之信大多泥牛入海,没有消息。后来王老想出了一种办法,用复写纸将一封信复写若干份,向有关部门数次三番地邮寄,并锲而不舍地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和不厌其烦的诉求,截止到年,那些被查抄的文物和图书才回到了王世襄手中,这其中可能就包括了韵蓀当年托付给王世襄看管的一些珍藏。

韵荪与家人

之后,韵荪在原北平市市长刘瑶章(建国后历任水利部办公厅主任)的帮助下也落实了*策,并恢复了司局级待遇,回到了北京。两位童年一起熬鹰猎兔,放鸽蓄虫的老友再次相聚。据说,王老曾将韵蓀家旧物归还,并将一些自己珍爱赠予了韵荪。世襄老人曾说:“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那获得了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遣送所得,问心无愧!”由此可见,王老一言九鼎,不食言。

作为一位爱国藏家,韵荪先生亦是胸无芥蒂,原*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先生看到韵荪老人乐观的心态后,大为钦佩,并题词“松柏骨气、山水心怀”以赞。

民国王世襄藏、赠韵荪各式鹰帽一组

尺寸不一

说明:在北京玩家种类繁多的游艺之中, 境界是玩鹰。鹰可不是那么好玩的,至少要“过五关斩六将”。据王世襄先生总结,这五关是打鹰、相鹰、训鹰、放鹰和笼鹰。第三关“训鹰”,北京人俗称“熬鹰”。新捕获来的野鹰亦称“生鹰”,主人为了驯服生鹰,要连续几天几夜对它实施骚扰,让野鹰不能睡觉,谓之“熬鹰”。经过少则一周,多则10日不间断地熬驯,生鹰才能驯服,按照主人的指令起飞捕捉野兔等猎物,然后将猎物叼回后交给主人。没有主人指令,这头鹰绝不染指猎物。王世襄先生是玩鹰高手,早在燕大读书时,结合捕鹰、驯鹰、放鹰的实际体验,还在《华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玩鹰的文章。

WangShixiangoldhideallkindsofEagleHatagroup

Republic

清王世襄藏、赠韵荪木佛龛

41cm×46cm×92cm

备注:内带原配木佛

WangShixianghiddengiftsrhymesunwoodBuddha

QingDynasty

近代王世襄夫妇赠胡爽庵文房用具一组

尺寸不一

说明:袁荃猷(—),王世襄的夫人,江苏松江人。音乐研究所研究馆员。年至年在燕京大学教育系学习,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四年级借读,年毕业。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建国前曾从汪孟舒、管平湖学习国画及古琴,于年与张伯驹、管平湖、王世襄等一同发起组织北平琴学社,与杨葆元、关仲航、溥雪斋等经常琴会雅集。建国后,到中国音乐研究所,先后在古代音乐研究室、资料室的陈列组及图片组从事对音乐图片资料的搜集、整理、分编、保管、推荐、提供、编选、研究等工作。主要成果:汇编《〈神奇秘谱〉指法集注》,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影印出版;编写摹绘《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6至10辑,、、、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分期出版;《关于信阳楚墓虎座鼓的复原问题》,载年《文物》第2期;《一幅难得的清代蒙古族作乐图》,载年《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聂耳》图册,与向延生合编,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冼星海》图册,与齐毓怡合编,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谈箜篌》,载年《音乐研究》第4期;《中国音乐史图鉴》,与刘东升合编,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年大象出版社出版。袁荃猷女士14岁师从汪孟舒学琴,后又经古琴国手管平先生亲授,琴艺更精。胡爽庵(.12—.10)近现代画虎大师,其水墨写意虎,笔墨酣畅,神采自如,堪称一绝。湖北襄阳人。又名霜庵,斋名啸风堂,别名胡剑鸣,自幼父母双亡,在乡间牧羊为生,闲来喜用木棍、指甲作画。18岁到济南,在山东省*府交际处当科员,业余自学绘画,尤爱画虎,年拜张善捎为师学习画动物,后在网狮园与张大千识,又拜张大千为师学画人物、山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中国画组、北京美术公司创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出版有《中国画选》、《虎》等。

WangShixiangandYuanQuanyou,HuShuanganTibetetc.asetofstationerybox

Modern

清王世襄藏、赠韵荪启功铭插屏

插屏边框刻款:世襄通古又融古修旧如旧新成就启功题

注释:此物原为多件*杨木构件,后来王世襄根据自己的想法,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而成独特的插屏造型,启功观后对此赞叹有佳,后来此插屏王世襄把它赠予了韵孙先生,其插屏所镶图画,为韵孙之子章兴先生所画,本专场物品便是章兴先生递藏。

参阅:《王世襄聚散文物珍藏实录》P页第30号

WangShixianghidQiGongMingplaque

QingDynasty

元王世襄藏赠韵荪四色印泥

尺寸不一

备注:四件成套

参阅《王世襄聚散文物珍藏实录》P第39号、第42号

WangShixianghidaSunYunfourIndonesia

YuanDynasty

清中期清宫匏制剔红山水楼阁葫芦

L:22cm

说明:本件清宫匏制剔红山水楼阁葫芦实为希珍,是难得一见的精品。雕漆剔红工艺系北京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之一,由来已久,一直深受藏家们的喜爱。据考始于唐代,经历代艺人们的继承和发展,品种丰富,技艺精湛,成为我国 的艺术瑰宝。本品器型周正巧妙,做工细腻精致,腹部绘山水楼阁之景,画面中远处宫阙耸立,飞檐翘角,苍松翠柏环绕,宛若仙境,雄伟神奇,湖阔云天,群山耸峙。观者可以遥想湖岸渔舟唱晚,远山云漫雾嶂,似有万里之遥。其构图虚实相生,见苍雅深厚之感,观之彷如宋人之青绿山水翰墨。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我国特有的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徐九公(一说为梁九公)所创。集园艺、工艺于一身,人力与大自然的合力而为。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说:“葫芦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可见到了十六世纪,带各种花纹、文字、诗词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见。清康熙时,匏器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工艺品。现存的匏器实物和款识,以清康熙时期为早,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在中南海的丰泽园,设有制作匏器的特殊作坊。有清一代生产不辍。匏艺,是指范匏工艺,就是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芦上使葫芦按照模具生长,兴盛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并且一直由清延续至今。

备注:象牙镂雕葫芦万代蒙口

来源:

1.清宫旧藏

2.王春江旧藏

Thesystemfromlandscapepaviliongourdgourd

MidQingDynasty

清范成大题匏制香山九老葫芦

L:21cm

款识:大清光绪十八年制吉祥如意

说明:这只葫芦蝈蝈罐稚拙可爱,别有风味,利用葫芦取材,凸腹,镶口边。所配的盖,盖上镶嵌镂空铜雕的凸起盖面,从中更可一窥传统蓄虫文化的若干门道,领会“小玩艺儿,大学问”的精义。

此即本长倒栽油壶鲁葫芦;蓄虫葫芦取材天然者,统称“本长”,乃天然生成,未尝施范,以别于“范制葫芦”。倒栽谓将生长时在上之蒂柄,改成蓄虫葫芦之底,倒置成器也。蓄虫葫芦历来以本长者为贵,因葫芦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生长得端正稳重,脖、肚三停匀称;即使比例良好,阴皮、虫蛀等又是常见的消耗,且本长皆 ,故以稀少而贵重。

备注:吴永顺旧藏

FanChengdamadenineoldgourdgourdXiangshan

QingDynasty

清匏制剔漆镶嵌海水百蝶葫芦

L:25.5cm

说明: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此时期匏器工艺已臻精致,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至乾隆年间,这种“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的钟爱,以为可胜金玉,乾隆御制诗中以匏为题材的即有数首。这些宫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赏玩外,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臣以及馈赠外国嘉宾使臣。清代中期后,宫廷范模匏器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范匏制作已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同治、光绪款者零零星星,更难得见。而勒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在道光中叶之后相继出现,这些造型奇特、纹饰优美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洗拭和人为的摸抚摩擦,器色日渐深沉,犹如蒸栗,莹澈润细,愈具欣赏魅力。而此件匏制剔漆镶嵌海水百蝶葫芦,不仅拥有普通葫芦器的培植,养护工艺,还具有漆器工艺,镶嵌工艺,可谓万事俱全。包浆浑厚而油亮,工艺细密,明艳而又动人。作者为了凸显作品画面的层次,镶嵌云纹灵芝数朵,彩蝶又作翩翩飞舞,欲去还来,刻画生动秀美。整体布局得当,错落有致,古意盎然。此作工精材佳,可珍可宝,不可多得之。

备注:吴永顺旧藏象牙镂雕五龙闹海蒙口

Paofortickinlaidlacquerhundredbutterflywatergourd

QingDynasty

清中期孙之锡王心清款田*石狮钮印

1.5cm×1.5cm×3.1cm

边款:桂山

印文:有竹堂主人所藏之记

说明:田*石在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石又被尊为“石中 ”、“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此用*色泽纯正通透,质地湿润,罗卜丝纹明显兽钮丝条老辣、圆润、包浆厚重。

孙三锡(-),字桂山,一字桂珊,又作桂三、子宠,号华南逸史,别署碧壶生。清代 书画家、篆刻家。浙江省平湖人,晚年徙居浙江海盐县;平湖、海盐,明清时均属嘉兴府。官陕西周至县丞。工书法,学孙过庭。善刻竹;篆刻师陈鸿寿,浑朴遒劲,颇有韵致。善画花鸟,为江介门生,亦清丽绝俗。博学好古,善别鉴。孙氏善于花卉,兼工书法,书法以篆、隶见长。治印宗浙派其篆刻以陈曼生(鸿寿)切刀法仿汉印,朱文经常使用六朝连边式,颇得时誉。与文后山(鼎)、钱几山(善扬)、曹山彦(世模)被世人称为“嘉禾四山”或“鸳湖四山”。后人摭集四人篆刻作品,编为《鸳湖四山印集》.道光咸丰间,官陕西周至县丞时,撰《唐陵碑考》。

王心清,字澄源,临淄人。乾隆己亥举人,有《有竹堂诗集》。

此田*狮钮章应为孙三锡所刻,赠与王心清之物;亦有可能为王心清所得珍贵田*章请孙三锡所刻。二人同为官员,又同是艺术鉴赏家、诗人,同为官场上官员,私下又为志同道合的好友,从此田*狮钮章便能见证此段历史,甚是珍贵。

SunZhixiWangXinqing,ShishibuttonTianhuangIndia

MidQingDynasty

清鞠履厚制寿山石雕狮钮龙纹方印

5.5cm×5.5cm×8.3cm

印文:虎啸风生龙腾云萃

说明:鞠履厚(~后),江苏奉贤(上海)人。云间派。字坤皋,号樵霞,又号一草主人。活动於清乾隆间。持身俭素,朴质无华,尚气节,重信誉。究心於经史子集,体弱而弃举业。长於六书,兼工篆刻。刻印师事王睿章,与内表兄王玉如相切磋,同为云间篆刻名家。摹仿前人作品工整秀丽,功力颇深,不为传统束缚,勇於探索,艺名噪声一时。

著有《印文考略》(年),内有《汉隶辨异歌》,所言隶与楷不同要点,足供学隶参考。王玉如死后,又同《坤皋铁笔》(年)、《坤皋铁笔余集》(年),与补缀的王玉如《研山印草》(年)合编成四册传世。

ShoushanStoneCarvingDragonSeallionbutton

QingDynasty

民国寿山石描金吴昌硕刊水月观音插屏

H:48cm

说明:吴昌硕《水月观音图》于一九二七年时年八十四岁,他将谢世的□□月。是吴昌硕用恩师任伯年笔法刻制此图。□□□全地恩师的章法□□□法。《水月观音图》是吴昌硕晚年一件重要作品款:慈云慧日凭婆心。丁卯九秋吴昌硕年八十有四。

吴昌硕,汉族,浙江省湖州安吉县鄣吴村人,中国清末民初的篆刻家,亦工书法、绘画。他的本名是“吴俊”或“吴俊卿”、昌硕是他的字号,他也使用过字号“昌石”、另有别号为“缶卢”、“苦铁”、“大龙”等,晚年在70岁之后,称自己为“吴字”。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气势雄强。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此砚屏插屏呈长方形,砚屏主题分别刻有吴昌硕题诗文,《水月观音图》也是吴昌硕的重要作品。此件插屏可谓集诗书画印于一器,难能可贵。砚屏刻《水月观音图》,观音端坐于草木之间,慈航普度,众生纳福。此作品以人物、诗文为题材,雕刻精致,营造出了一种淳朴清新的意境,并蕴含着吉祥平安之意。该器以寿山石为材,质地细滑而沉,肌理莹彻,云委波襄,加之造型考究,实为收藏上品。海派崛起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清代后期。当时,被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成为新兴的商业城市,许多以画谋生的画家纷纷麋集于此。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流派--海上画派。吴昌硕就是后海派中的 人物,他拜任伯年为师,继承明末白阳青藤以来的水墨写意花卉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的用笔融入绘画,以苍劲酣畅的用笔,淋漓的墨色,鲜艳强烈的敷彩,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开拓了现代文人画的新途径。此幅《水月观音图》画于年,时年84岁也就是他即将谢世的前几个月,吴昌硕的人物画和山水一样都是在72岁以后开始创作,考吴昌硕年谱,他从78岁后更加淡薄名世,修身养性,时常以佛教为题材进行创作,如:1、《达师航海图》(朵云轩藏);2、《布袋和尚图》(南京博物院藏);3、《老僧图》(苏州博物馆藏);4、《观音度海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这正表明吴昌硕在晚年的心态,而他的艺术却和*宾虹、齐白石一样晚年辉煌,80岁以后的创作比以前更多更好。细观他的人物画并不像白石先生一样经常画一些同类的题材,而都是自己的新得和创作,例如:《自写小像图》(吴昌硕纪念馆藏)、《达摩面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84岁丁年也是他创作的 辉煌阶段,不少名篇也都是这一年创作的,如:浙江博物馆藏《珠光》、《墨笔山水册》、《寿佛图》,清华大学博物馆藏《金凤花图》、《兰蟹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达摩面壁图》、《富贵神仙图》等。纵观以上作品与《水月观音图》比较此幅作品观音神态祥和,从细微之处与吴昌硕先生的神态有相向之处,其笔墨文雅拙朴,又充满着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吴昌硕是用恩师任伯年的笔法绘制此图的,但他已经完全把恩师的章法吸为己法了,早已从恩师的影响中脱颖而出,此图气魄厚重又淡雅之极,加他的创作时间我们认为《水月观音图》是吴昌硕先生晚年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

《水月观音图》的收藏来源: 位藏家:汪亚尘先生,汪先生早年在上海与吴东迈先生(吴昌硕之子)交好,他创办上海美专时吴东迈先生、徐悲鸿先生、齐白石先生都曾任教,汪亚尘先生当时是收藏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作品的大收藏家。第二位收藏家:邱聪龙先生,邱先生是当世大收藏家,在台湾古董界有小故宫之美誉,邱先生70年代结识汪亚尘先生,并与其子汪佩虎先生,徐悲鸿先生之子徐伯阳先生称为好友,朝夕相处,此幅作品后转为邱聪龙先生收藏。第三位收藏家:蔡辰洲先生,蔡先生是台湾 银行家,蔡氏家族在台湾企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兄弟三人对收藏有共同的兴趣,弟辰南创办国泰美术馆,辰洋创办寒舍。蔡辰洲先生70年代与邱聪龙先生结识并成为至交,后来邱先生将此画转让给蔡辰洲先生。第四位收藏家;*承志先生,*先生是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创办悠长流美术馆及长流画廊是台湾大型私立美术馆之一。早年与张大千先生、*君璧先生交往缜密,也是台湾的 收藏家。蔡先生与*先生为好友,后由于金融风暴等压力将此作品转于长流美术馆收藏。此作品于年出版在长流成立25年大型藏品集中,并于同年展出。后此《水月观音图》辗转日本藏家,并于年在西冷印社编辑的(日本藏)《吴昌硕画集》出版。

来源:北京翰海秋季拍卖

ShoushanstoneWuChangshuopublishedanelegantanddelicategoldplaque

Republic

清早期*花梨木雕人物乘槎摆件

H:12.5cmL:20cm

说明:晋张华《博物志》载,汉武帝令张骞穷溯河源。骞乘槎经月至一处,城郭如府,一女织布,一夫牵牛。还至蜀中,方知乘槎至牛郎织女二星。张骞乘槎,溯*河而入银汉的神话,经唐人赋诗吟诵,题材化地遍及诸艺。元人朱碧山的银铸“仙人乘槎”,迄今所见最早。此件槎舟,取粗阔古树之状。张骞于槎中,盘髻,留髯,宽袍云履。槎底雕水波纹饰,水线急旋成涡,飞飏至槎舷,浪漫地刻画张骞乘槎溯河源而入银汉的奔放宕逸之态。槎舟雕刻写实,奏刃爽劲而浑然天成,将古树之苍虬,牡丹之勃然,毕现于锷下。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

Pearwoodcarvingfiguresbychaornaments

EarlyQingDynasty

清乾隆竹刻御题诗文博古笔筒

H:14.2cm

款识:“古香”

说明:取竹节随形而雕,天地镶紫檀,直筒型,以结节为底,下有三足。竹面细腻光润,色泽红润深沉。筒壁浅刻博古纹,虬藤盘结嶙峋,上呈三足宣德炉古意盎然,下镇多子石榴篮,兰花挺拔秀丽,文具盒上有太湖石,别有意趣。另有御题诗文,题刻其上,更显弥足珍贵。博古即古代器物,由《宣和博古图》一书得名。多用于瓷器纹饰,后被引伸,凡鼎、尊、彝、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被用作装饰题材时,均称博古,在各种工艺品上常用,寓意高洁清雅。这件竹雕笔筒随形而雕,淳朴自然,纹饰意趣含蓄,不经意间透出死丝丝雅韵,让人爱不释手。另有御题诗文,题刻其上:我家三岛上,洞户眺波涛。醉背云屏卧,谁知海日高。露香红玉树,风绽碧蟠桃。悔与神仙别,思归梦钓鳌。

落“古香”款器物常见于清代宫廷乾隆朝,乾隆皇帝对宫中所藏喜爱器物,常作御制诗刻于器物之上,结尾落款之一便是“古香“。这些御制诗中涉及的大部分器物题咏,是乾隆皇帝对某一宫廷所藏鉴赏后特地所作,并命造办处工匠镌刻在鉴赏的器物上,故镌刻有御题诗的器物无不经过乾隆皇帝本人的御鉴、御藏,均是品级极高的皇家收藏。

LuYanbamboobrushpot

QingQianLong

中鸿信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年12月31日-年1月2日

拍卖时间:年1月2日-年1月3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全国巡展

杭州年12月23日-26日杭州浙江图书馆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jz/2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