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金凤花园一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m.39.net/pf/bdfyy/

我家住在金凤花园(一)

金凤花园是我从出生住到19岁的地方。在去外省读书 年回来后,家就不在那里了。

现在知道金凤花园这个地名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栏杆外的一排水泥建盖的楼房上贴着金凤花园的门牌号,“金凤花园”这个地名难觅踪迹。

(根据在昆明解放博物医院门口欢迎解放*入城的照片所画的金凤花园)

今年偶然的一天,在省图书馆看到一本云南本土作家陈约红老师的《有一个地方叫春天》中讲到了“金凤花园”,这是我 次在书籍上看到这个地名,真是如获至宝!原来住在金凤花园有四大名人,以此与父亲交谈,印证了他童年时代的金凤花园。

金凤花园四大家

小东城角上段,现在医院,医院的地方,过去叫“金凤花园”,是一条名字很美气,父亲回忆在他小时候,这个巷子里有桃树,桃树后面确实是有成片的金凤花。哪不知,这是居住者也很不平凡的小巷。

在陈约红老师的书里提到有邓、邹、范、这四家。

邓家

医院最里面的小院坝,是金凤花园10号。

邓家的邓太中,到日本学*事,回来后任过唐继尧讨袁的第六护卫队队长。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昆明地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旧历九月初七日,蔡锷、唐继尧、李鸿祥、谢汝翼、张开儒、雷飙、刘存厚等在七十四标管带唐继尧公馆中酝酿起义问题,还有讲武堂特别班学生和排长董鸿勋、杨蓁,邓太中、范石生等二十余人。”

“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在昆明爆发。由于形势的紧迫,蔡锷、唐继尧等人立即进行反袁战争的紧急部署。李烈钧、方声涛、龚振鹏等人到达昆明后,唐继尧召集云南*队将领张子贞、刘祖武、罗佩金、顾品珍、赵又新、*毓成、杨蓁、董鸿勋、邓太中等和李烈钧、方声涛、龚振鹏等人在忠烈祠讨论护国部署。”

以上仅为在现能查阅的文字资料里的记录,至于邓太中后面的故事,以及邓家的去向再也找不到资料。

何家

何家的何瑗,留美学生,学的是机械、铁路机务,回国后曾是昆明铁路局总工程师,参与设计建筑了个碧铁路……

昆明在解放前有个人叫“何半城”,正义路那片都是他家的。还有一个朱小东,现在南屏电影院那片叫晓东街,就是他家的。

大德山下的双梅树巷是何半城的房子之一。父亲回忆小时候看见这个“何半城”经常在金凤花园牌坊那里晒太阳。

不知这个“何半城”与何瑗是什么关系,后来这家人的命运如何也是不甚了了。

饶家

饶家 的是饶重庆,字继华。云南蒙化(今巍山县)人。巍山是唐时期的南诏故都,历来人杰地灵,文风蔚然。饶重庆从小饱读诗书,聪慧过人。当时清朝*府推行“开国”*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李鸿章在全国大选神童,送往美、日、法等地学习教育、*事、法律、冶金、矿业、机械等专业。

少年饶重庆也在入选“神童”之列,被用轿子接到昆明,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日语,便东渡日本,进日本学习法律。

回国后,饶重庆担任了民国云南省*府民*厅厅长兼云南大学法律系教授。为官正派,坦诚清廉。饶夫人贤良勤俭,为了补贴家用,供几个孩子念书,夫人便腌咸菜卖。那时,一说起“饶厅长家的腌菜”,几乎家喻户晓,成了个小小品牌,在昆明很有些名气的。饶重庆年去世,被安葬在金殿后山。

饶重庆的女儿饶娴宜是昆明医学院教授,全国 传染病专家。年饶教授带头创建了传染病学教研室和附一院传染科,到老人家年88岁高龄去世时,附一院传染科已是全国最重要的肝病基地和诊疗中心。老人还带出研究生数十名。我们熟知的治疗百日咳的“白芨糖浆”,就是老人家的发明。她的专著《肝病治疗》,总结了一生的临床实践,是一份及其宝贵的医学遗产。

女婿陈世德是昆明医学院教授,全国 的儿科专家,昆明附一院儿科主任。那时,很多父母常常带了生病的孩子直接找到他们住的临江里58号,请陈爷爷诊病。他从不嫌麻烦,更不收什么礼品、金钱,且对平民子弟和富家子弟一视同仁。老人一生救治孩子无数,有数不清的干儿干女干孙儿女。年12月老人去世时,前来吊唁的人士数千人,其中很多是平民百姓,告别仪式持续整整一上午,祭帐近百幅,大花圈重重叠叠一直摆到大门口。

邹家

邹家人似乎是是金凤花园最有来头的一家。邹若衡(-),原名邹世炯,汉族,云南昭通炎山锌厂沟人, 爱国民主人士,近现代 武术家,“邹家拳”的创始人,毕业于云南陆*讲武堂第四期。

邹若衡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喜好拳脚棍棒。后得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麾下部将万振坤(化名张彪)传授南少林拳。学成后初为云南都督唐继尧之护卫,后为蔡锷将*之警卫副官,侠肝义胆,一往无前,不惜以血肉之躯保卫蔡总司令的生命安全,与总司令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倍受器重。*旅生涯结束后寓居昆明,将平生研习武术传授子孙后辈,因其所编套路独具特色,人们习称“邹家拳”,昆明众多弟子,得其口授身传,造诣非浅。

年邹若衡遇到龙云、卢汉,三人意气相投,一拍即合,遂拜了把兄弟,共同习武,与龙云、卢汉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年春,龙云、卢汉、邹若衡出外收购木材,后因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淹死二十余人,无颜回乡,只好去四川另谋出路。6月,邹若衡与龙云、卢汉在永善县城加入魏焕章的反清部队。12月中旬,滇*援川部队谢汝翼梯团开到宜宾,邹若衡等加入滇*徐采臣营。

年5月滇*回云南,邹若衡、龙云、卢汉等充随员,被保送云南陆*讲武堂第四期培植之。

年三人被云南都督唐继尧看重,邹若衡任副官兼侍卫长。

年蔡锷率护国 *向四川进*前,调走了唐继尧身边的随从副官邹若衡为自己的警卫副官。从此与蔡锷将*形影不离,保卫蔡锷的生命安全,与蔡锷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倍受器重。蔡锷护国*出征后,征战前线,后在棉花坡战役中受伤,受到*部嘉奖。

*旅生涯结束后寓居昆明,将平生研习武术传授子孙后辈,因其所编套路独具特色,人们习称“邹家拳”,《武林》杂志和中国武术网站上,将“邹家拳”列为传世武功以及南拳的一种。昆明众多弟子,得其口授身传,造诣非浅。

解放后曾担任云南省*协委员。他的后半生不但向后人传承“邹家拳”,还撰写了大量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云南*治、*事、民族以及蔡锷护国*的历史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

年岁末,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派其弟等人到越南河内将蔡锷接至昆明,组织讨袁护国*,蔡锷任总司令,蔡锷到昆的 天就看中了邹若衡。一日,蔡锷向唐继尧道:“蓂赓,你这个邹副官精明能干,忠义侠肠,能否让他随我一起出征?”唐心底舍不得邹,但又不好回绝蔡的要求,便审视着邹说:“邹副官,蔡总司令要你随他一起去出征讨袁,你格愿意?”邹随声应道:“愿意!”二人送走蔡锷后,唐对邹说:“若衡,我意在留你,你却回答得干脆,你走了我这里怎么办?”邹说:“我向都督保荐一人,此人胆识和武功都胜过学生十倍!”即日,唐电令昭通独立营营长刘忠国要龙云火速上昆。

龙云心中忐忑,星夜兼程赶至昆明,先找到邹若衡欲问究竟,邹笑而不答将龙云领到都督府,唐见龙云矮小瘦黑的身材,心中十分不快,邹见状忙笑着向唐说:“都督,龙云是匹乌蒙马。”“什么乌蒙马?”唐愕然问道。邹说:“在我们炎山,乌蒙马原是进贡给皇宫的一种宝马,这种马看上去个头不大,毛色欠佳,但它能忍辱负重,载数百斤货物如履平地,故请都督不要以貌取人”。唐继尧听邹若衡言之有理,遂将龙云留下任中尉副官。

一日,龙云听说在翠湖边的偕行社,一个法国大力士摆下擂台,连日来将滇中武林诸多高手打下了擂台,狂妄得很,认为中国已无对手了。龙云听后心想:把兄邹若衡他们出征讨袁,报效国家,而我亦是习武之人,岂能坐视狂傲,让国人丢脸,愤然赴擂。

却说法国大力士连连得胜,正昂头大笑,气傲粗声地咆哮着:“谁敢再来”,只见龙云一个箭步飞身上了八尺高的擂台,法国大力士先是一愣,但随即看清站在他面前的瘦黑青年才有他的腋下高,便轻蔑说:“大人不与小孩斗,快回家吃奶去吧!”龙云闻言大怒,摆开架式用马汤圆传授的轻功与法国大力士周旋,用气功同法国大力士抗衡,并将昔日跟把兄邹若衡切磋的邹家拳精髓出击对方,只见他忽撕挂扣封,忽又冲炮缠闸,十余回合后法国大力士气喘吁吁,方知今日遇到了对手。又斗了数个回合,法国大力士自觉气力不支,遍体流汗,龙云见状抖擞虎威,以退为进,声东击西,虚晃两拳将法国大力士引至台边,一式燕子抄水接着鹞子翻身,立于法力国大士身后,起右腿白马亮蹄,法国大力士慌忙转身遮拦,但步法已乱,龙云即以双拳一晃倒地狡兔弹腿将他踢下擂台。

这偶然的机遇,却为龙云登上十八年云南王宝座树起了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这也有得于当时邹若衡的推荐。

邹家还有一位邹世俊,字子彦,清末留学到日本秋田矿冶学校,学习冶金,加入同盟会。是 的“秋田三杰”曾鲁光、罗为垣、邹世俊之一。回国后在滇北矿物局、个旧云锡公司负责技术工作。年作为私立东陆大学筹备组成员。

世事变迁,在金凤花园还有这么一些历史人物居住过,今纪念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jz/4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