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Kunth桔梗目,菊科。薇甘菊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状攀援藤本,匍匐或攀援,多分枝。叶薄,淡绿色,对生,基部卵心形或戟形,叶柄基部具环状物或托叶。头状花序小,数目多,含小花四朵,在枝端排成复伞形花序状。花白色,管状,5齿裂。
分布我国广东、广西、海南、江西、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小提示
tips
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大约在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年在深圳发现,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薇甘菊兼有性和无性两面种繁殖方式。乘风传播扩散其种子是薇甘菊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薇甘菊的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枝株,故薇甘菊的英文名称又叫“一分钟一英里”。这形象比喻了其快速的生长和扩散。
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
LY/T—
一、调查次数和时间
一般在薇甘菊开始生长及开花期调查。每年调查1次~2次,一般为5月~6月和10月~12月, 时间为10月~11月。
二、发生等级划分
根据薇甘菊危害其他植物的程度,将发生等级划分为3级:
轻度发生:较少被薇甘菊攀援或覆盖,被薇甘菊覆盖度10%~30%,被攀援或覆盖植物生长受危害较小;
中度发生:较多被薇甘菊攀援或覆盖,被薇甘菊覆盖度达30%~60%,被攀援或覆盖植物生长受危害较大,生长状态较差;
重度发生:被薇甘菊大量攀援或严重覆盖,薇甘菊盖度≥60%,被攀援或覆盖植物生长受严重危害或濒临死亡。
三、施药时间
一般在薇甘菊营养生长盛期,以6月~11月为 施药期。 次施药后,应对 次施药区域薇甘菊防治效果进行调查,防治效果不合格的,应进行补防,直至合格。其中,5月~9月施药的,可在2个~3个月后进行补防;10月以后施药的,可在翌年的5月~6月进行补防。施药时宜选择无风或微风无雨的天气施药,并避免中午时施药。
四、药剂选择
防治时应尽可能选择彻底杀死薇甘菊根的药剂。可选用24%滴酸· 吡水剂、甲嘧磺隆等药剂。其中,24%滴酸· 吡水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降解性、杀根性。
五、替代防治
在薇甘菊发生地,通过种植血桐、凤凰木、幌伞枫等速生树种抑制薇甘菊生长发育和繁殖,达到防治目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