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由此
厦门成为我国最早设立的
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展开了波澜壮阔的40年
发展历程
40年来
厦门勇立潮头、奋勇前行
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
大美画卷
今天不妨让我们一起
跟着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
回望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的沧桑巨变
感受“大厦之门”的独特魅力
从湖里到全市
时间的年轮回到过去
让我们一起先来回首厦门经济特区
从设立到范围扩至全市的
发展足迹
年10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年10月15日
随着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正式动工建设。
当时,厦门经济特区仅限于湖里2.5平方公里的范围,叫作“湖里出口加工区”,首期建设1.1平方公里,建设项目包括建设通用厂房、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此外,还要建设南部生活区与之配套。此后,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迅速,仅过了两三年,就形成了一定规模。倍感振奋的同时,厦门人开始琢磨,特区的舞台是不是能再扩大一点呢?
年
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使特区从湖里扩大到全岛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小平同志在厦门视察时挥毫写下的题词,成为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座右铭。
年6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自由港某些*策。
年和年
厦门相继获批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根据中央*策,台商投资区内的外资企业享受经济特区现行的*策待遇。
年6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从当年7月1日起,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21个月时间建成通航的机场
厦门建设经济特区初期
交通是 的瓶颈
让我们一同走进了解
仅用21个月时间就建成通航、创造多个 的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年11月
厦门特区管委会 次办公会议就做出了修复废弃*用机场——高崎机场的决议。
年10月
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将高崎机场扩建为国际机场的报告。
同时,厦门机场申请获得科威特万美元贷款作为建设资金,成为我国 个利用外资兴建的民用机场。
年1月10日
高崎国际机场一期工程破土动工,仅仅用了21个月时间就实现通航,创下了享誉全国的“厦门速度”。它也成为我国 个以“国际”冠名的民用机场。
年10月22日
随着这班从厦门飞往上海客机的起飞,高崎国际机场宣告正式通航。
年
厦门机场客运量突破万人次,在全国民航机场中排名第6。
年6月
厦门机场动工建设二期工程,年底,13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投用。
年
厦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年突破万人次。
年底
T4候机楼建成并投用,厦门机场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充。
年
厦门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万人次,航线通达亚、欧、北美、大洋洲,而正在建设的厦门新机场,将为特区发展再添新引擎。
市树、市花、市鸟
如今
厦门已然成为了一座
高颜值高素质国际化现代化的生态花园城市
市树、市花、市鸟分别是
凤凰木、三角梅和白鹭
不过您是否知道
它们是怎样被确定下来的呢
一起去了解一下
年
厦门广泛邀请市民,参与评选能够充分代表厦门的市树、市花、市鸟。
厦门有“鹭岛”之称,一飞冲天的白鹭鸟是厦门敢拼会赢精神的象征,在当时的人大会议上,它当之无愧地被确定为市鸟。同时确定的还有市花三角梅和市树凤凰木。三角梅具有刚柔并济、朴实无华等特点,既可以绿化和美化厦门,又能较好地体现厦门的风貌、厦门人的性格。而凤凰木夏日盛开,红花簇簇,体现出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景象。
而今,我们发现,那一次市树、市花、市鸟的评选,不仅有精神、文化层面的意义,也让厦门的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市民保护白鹭的意识明显增强,白鹭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藤牵蔓引的三角梅、摇曳生姿的凤凰木更是随处可见,成为扮靓鹭岛的主力。
跟随着这些老照片
我们见证了厦门四十年来的
沧桑巨变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
如今这座开满三角梅和凤凰花的白鹭栖息地
早已美得让人如痴如醉
来源:厦门广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