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前言
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部分,其中题名方式,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可更简炼地传达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同时也可让游览者在观赏植物景观时更好地领会意境。通过题名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作用。
一、传统题名的研究怎样的题名才是好的题名呢?如何避免创作中产生粗制滥造、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的问题,快捷地给植物景观设计一个漂亮的题名呢?笔者认为应多向传统的景名、题额、楹联等学习,多从诗词歌赋中吸取营养,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并善于总结归纳,研究植物景观题名的构词方法及规律,形成一套在实践中可行的创作方式。从北到南,先看看承德避暑山庄的景名:万壑松风、梨花伴月、莆田丛樾、曲水荷香、青枫绿屿、香远益清、芳渚临流、莺啭乔木、晴峦耸秀等。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景名用字本身就很美,传达着美的意境,富有画面感,且分动态和静态两种,如动态的“莺啭乔木”和静态的“梨花伴月”等。其次,植物景观永远是主角,有时是显性存在,明指某种植物,如“万壑松风”的松,“梨花伴月”的梨;有时是隐性存在,或泛指或以“香”、“秀”之类的字暗指示,如“莺啭乔木、香远益清、晴峦耸秀”。再则,词组表达是有尺度感的,有与大尺度的景观相对应的“万壑松风”,“晴峦耸秀”,有尺度大小相宜的“梨花伴月、莆田丛樾”、也有小尺度的“青枫绿屿、芳渚临流”。再看看扬州、杭州、苏州等地的景名,由于传统园林中植物运用通常有其指代及寓义,直接针对某种植物的景名较多,以柳、竹、荷、松、梅等有寓意内涵丰富的植物为主:柳:绿杨城郭、长堤春柳、四桥烟雨、柳浪闻莺等;竹:竹西芳径、竹木森翳、幽径风篁、竹净松蕤等;荷:荷浦熏风、水曲芙蓉、残荷听雪、荷盖摇风等;梅/腊梅:香海慈云、梅岭春深、雨霁催梅、疏影寻梅、香雪探梅等;松:窗外松筠、万松叠翠、松涛竹韵、松竹问梅等;桂/桐:桂桐交柯等;杉:临水红霞等;蕉/桐:桐雨蕉霖等;其他:绿稻香来、锦泉花屿、苔砌蛩吟、菰雨生凉、高槐蝉唱、梨梢月浸、筱(xiao)园花瑞、蓼汀花溆等;泛指的:平皋绿静、九溪烟树、群葩敛实、蝶舞芳菲等。有以春、夏、秋、冬季相变化题景的,如,春景:柳破金芽、海棠红媚、梨梢月浸、桃浪风斜等;夏景:榴花烘天、荷盖摇风、乔木郁蓊等;秋景:云中桂子、月下梧桐、篱边丛菊、沼上芙蓉、霞升枫柏等;冬景:枇杷垒玉、蜡瓣舒香、窗外松筠、茶苞含色、雪泛芦荻等。也有直接把春、夏、秋、冬放在景名里的,如,长堤春柳、绿榕夏荫、桂风秋馥、梅雪冬妍等。纵观传统园林植物景点题名,其主要构词要素除植物外景观和位置占极重的分量。当题名构词由植物及其景观构成时,植物景观描述分动态与静态两大类。动态景观分为植物本身自发而起的,如,“蜡瓣舒香”、“柳破金芽”“荷盖摇风”等,也可由植物与人、其他生物、自然因素之间互动引发的,如,“香雪探梅”、“柳浪闻莺”“残荷听雪”,探、闻、听都是人的活动,“高槐蝉唱”、“蝶舞芳菲”与昆虫活动关联,“霞升枫柏”、“雪泛芦荻”、“梨梢月浸”与自然因素关联形成动感画面。静态景观,侧重于对景观特征的描述,提炼出来的字句与植物的逻辑关系密切,与植物景观特征贴切。如,“海棠红媚”、“榴花烘天”、“乔木郁蓊”、“平皋绿静”等。不论动态还是静态的景名,若提到两个以上的植物,它们本身的形态和表达的文化内涵关联度高,并统一在相同的意境之中。如,“桐雨蕉霖”、“松涛竹韵”、“桂桐交柯”等。植物景观题名有相当一部分由植物和其所在场景或位置构成,场景或位置,有虚有实,本身就散发着诗意的美。如,“月下梧桐”、“篱边丛菊”、“沼上芙蓉”、“窗外松筠”、“筱园花瑞”等。二、来自诗词楹联的灵感植物造景题名最灵活的构思源泉来自诗词、楹联等,抽取其中描写植物景观部分,可达到诗意表达的目的。如,“柳烟萝月西亭坐”——柳烟萝月;“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风篁笛韵;“风过有声留竹韵”——清风竹韵;“临风竹叶满,湛 香浮”——湛 香;“江梅一夜落红雪”——江梅红雪;“菊园秋月满”——菊园秋月;“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芳草斜阳/苔翠盈铺;“石磴无人留马迹,花阴有路觅苔痕”——花阴苔痕;“绕砌苔痕初染碧”——苔痕碧染;“坐忽惊帘自卷,晚惊刚动藕花风”——藕风香袭;“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菰蒲笑语;“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高林扶疏;“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轻”——餐翠饮绿;“树张清阴风爽神”——清阴风爽;“树古广庭闲”——闲庭古树等。
三、题名标准评价原则通过分析传统景名,寻找共性,我们可以从中得到题名标准的评价原则:1.画面感能让人迅速形成植物景观印象,如“柳烟萝月”仿佛看到在藤萝间月光下如烟的柳树,如“枇杷垒玉”眼前浮现枇杷果实累累的景象。.诗意与美感字词、读音、构词、意境均传递美感(读音、文字组合上不容易产生歧义),如“湛 香”,桂花淡*的花色与清明的月色意境统一又是美的;3.植物为当然的主角植物与景观描述逻辑正确。如“绿榕夏荫”,榕树是主角,所在季节是夏季。榕树作为常绿植物,冠大阴荫浓,在夏天给人们提供极大纳凉空间,这是它突出的景观特征和功能,题名用词符合逻辑极其准确。4.表达植物景观典型特性如“榴花烘天”石榴花开花时独特纯正的鲜红色如火焰一般;5.意境统一出现两种或以上植物时,植物须统一在相同的意境下或其文化内涵相互有关联。如“松涛竹韵”,松和竹就是岁寒三友里中的二友,常常被文人墨客提起,两者同时出现不会引起画面或语义上的不和谐感。6.题名与植物景观尺度要相适应四、题名创作我们在植物造景设计中,应多学习研究诗词歌赋等,提高文学修养,遵循上面提到的六大原则进行题名创作。植物景观命名应统一在总体规划下,尽量依总体规划分区(段)而分区(段),局部景点依场景要求而营造其环境氛围。
1.素材准备
尽可能多收集风景名胜景点名(不一定是四字词组),从中吸取养分。如:
承德山庄:梨花峪、榛子峪等;圆明园:绿荫轩、纳翠轩、环翠斋、绿满轩、翠交轩等;
大观园:缀锦阁、秋爽斋、含芳阁、栊翠庵、荇叶诸、柳叶渚、红香圃、芦雪亭等;
扬州园林:凝翠轩、交翠林、援松阁、樾香楼、藤花榭、芙蓉沜等;
苏州园林:殿春簃、枇杷园、待霜亭、藕香榭、小山丛桂轩、十八曼陀罗馆、听雨轩、留听阁等。
也有来自现代景点命名借鉴:万籁清音、万木松风、万叶秋声、万树星光、万紫千红、万花春谷等;秋香蝶梦、花海飘带、翡翠环城、诗意木道、田园憩绿、山屏晚翠、花海奇观、蒹葭洲野等;蔚秀园、朗润园、流芳苑、汇彩苑等。
.题名通用字、词归纳
(1)常用字:自然界类的风、花、雪、月、雨、露、海、浪、涛等;时间类的朝、晓、早、晨、夕、晚等;季节类的春、夏、秋、冬;场所类的径、道、园、台谷等;景观描述类的色、香、韵、影等。
()常用词:形态类:婆娑、竞秀、扶疏等;视觉:烂漫、红媚、含色、迎客、迎宾、郁蓊、荫翳、凝翠、栊翠、交翠、缀锦、簇锦、汇彩、叠翠、蔚秀、绚秋、汇芳等;心理感受:沁爽、青荫、秋爽、朗润等;嗅觉刺激:流芳、含芳、飘香、舒香等。
3.项目案例题名构词分析
深圳湾公园的植物景观结合生态恢复、地域特色表现、场所氛围,在15公里长的公园带上营造了五类型共九大主题植物景观:
(1)“葵林倩影”、“紫垣溢彩”、“番林簇锦”、“芷草微澜”(植物+景观效果);
()“凤舞鸢飞”、“暗香瀓月”(植物+场景);
(3)“深湾喜雨”(位置+植物);
(4)“榕荫沁爽”(植物+景观+心理感受);
(5)“爱海情深”(景观主题综合)。
南海千灯湖二期的景观项目:
(1)蒲林风清、桂香澄逸、榕荫竹影(植物+景观效果);
()红霞秋羽、绿歆夏荷(景观效果+季节+植物);
(3)榕洲绿屿(植物+位置);
(4)蝶影芳菲(景观效果+植物);
(5)雷岗春晓(位置+季节+植物)。
深圳机场路景观项目:棕榈汇芳、林荫花道、山林叠翠(植物+景观效果)。
前海合作区整治综合项目投标:
(1)豆花飘香、榄树红霞、芳林竞鸢、绿野逐风(植物+景观效果);
()风舞荻花、蝶舞芳菲(景观效果+植物);
(3)海岸花田(位置+景观效果);
(4)姹紫嫣红(景观主题综合)。
4.植物景观命名构词可分为五种类型:
(1)植物+景观效果或景观效果+植物。如葵林倩影、蝶影芳菲等;
()植物+场景:凤舞鸢飞、暗香瀓月等;
(3)植物+生态效果:榕荫沁爽;
(4)位置+植物:深湾喜雨;
(5)景观主题(氛围)综合:爱海情深。
我们在植物造景设计中,应多学习研究诗词歌赋等,提高文学修养,遵循上面提到的六大原则进行题名创作。植物景观命名应统一在总体规划下,尽量依总体规划分区(段)而分区(段),局部景点依场景要求而营造其环境氛围。
五、题名问题归类为了避免设计师在植物景观题名创作中出现词不达意等问题,特把常犯错误归类如下:1.字词硬造,或过于直白,或不知所云,缺乏诗意与美感。如:“莎蒲净池”属于植物和场景的硬搭,字面过于直白;“鸭脚白木”属植物与植物硬凑,白木缺乏植物特指性,无法让人知晓到底是什么,“鸭脚”会引起歧义,不知是指植物还是动物的蹄,且传统诗词里指的是银杏树,总体字面组合缺乏诗意与美感;“羊蹄粉叶”羊蹄甲和红花羊蹄甲的确叶带粉色,或可以和粉叶植物搭配,但“粉叶”也不是羊蹄甲类植物景观观赏典型部位,且“羊蹄”会引起歧义,不知是指植物还是动物的蹄,总体字面组合缺乏诗意与美感。.不同植物同时出现时,硬拼硬搭现象,缺乏统一意境表达。如:“丹凤云棕”凤凰木姿态柔美,棕类植物偏硬,总体给人粗、硬、直的感觉,凤凰木和棕类两种不同姿态的植物硬拉在一起,缺乏画面感和意境的美感,且“丹”对“云”也不工整。同样,“盆舒娟红”、“葵姿藤焰”、“秀木薇彩”、“青芒翠柳”、“*竹彩叶”等都是类似的问题。3.植物与景观描述缺乏逻辑关联或并非抓住植物典型特征。如:“楹树踏芳”可以看到楹树、以舒展高大如伞般形态为典型特征,也不是芳香树种,因此“楹树踏芳”的字词搭配显得缺乏逻辑性;又如“铃木倩影”中的铃木指*花风铃木或洋红风铃木,其特色景观是先花后叶的绚丽,本身的树形姿态比起其他植物并没有什么特别,以“倩影”形容它并不贴切,一般来说,棕榈科的植物、竹类、豆科类等有形且柔美一点的植物用“倩影”两字会更到位些。同样,“禾丰漾日”、“椰林飘香”、“象牙飘香”、“蓝羽挹翠”、“棕影听涛”、“桑寄浪满”等都是类似的问题。。4.字面上引起歧义或不好的联想。如:“红雨白荷”创作者把山上的“木荷”简称为“荷”,这样的简称并没有出处,缺乏依据,说服力不强,而单独的“荷”误导人们想到的是水里的荷花,引起极大的歧义;同样“红雨”指代不明,有指炮仗花,也有指细碎的红色花瓣飘落的情景,而且“红雨白荷”存在着字词硬拼的问题。“荆香引路”创作者原本指红花洋紫荆是香花植物,处于迎宾路上,起引导标识作用,但字面上后三个字让人有丧葬仪式的不好联想。五、结语植物景观题名最基本要做到的是准确贴切,尺度合适;要求再高些是画面和意境上的美;设计师如能进行诗词创作用于题名当中,则能保证题名的创新性。植物景观题名创作,归根到底需要设计师加强自身文学功底,培养诗人般的情怀。笔者对植物景观题名的构词方式及规律进行初步研究,一方面希望对设计师们有所裨益,提高题名创作能力及效率;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和深入探讨。文章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