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花都街坊
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系列评选活动投票通道开启啦!8月3日至8月17日
快来支持我们花都吧!
由省委农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寻找乡村振兴 ”——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系列评选活动,今日起至8月17日进入网络票选环节。本次活动分为逐级申报、网络票选、专家走访、综合评定等多个环节。经过为时19天的网络报名,目前已收到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个单位的报名,其中参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的个,参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个,参评“广东特色名村”的个。花都区这些榜样乡村和精品线路参评
一起来看看~
花都区红山村
粤菜师傅
向上滑动阅览
一、红山村基本情况红山村位于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全村行*面积14.3平方公里,分6个自然村9个经济社,人口人。红山村基础建设扎实,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营造了宜人的生活环境。二、客家饮食氣围浓厚红山村客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饮誉海内外。客家传统饮食中,不仅有客家扣肉、客家盐局鸡爪等特色菜肴,更有豆腐花、艾桃等地方风味小吃,别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习俗成为我村新的经济增长着力点,优质的食材、独特的配料及烹饪方式,酝酿出较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对过往来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三、农家乐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旺了我村农家乐餐馆行业,村内餐饮业有了较大发展,餐饮企业和从业人员迅速增长,名店、名菜、名厨不断涌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村内有农家乐餐馆十三家,其中,瑞记农家庄更是花都十佳农家菜馆之一。村内农家乐菜色多以家常美食、客家美食为主,真材实料的食物让许多游客赞不绝口。四、“粤菜师傅工作室"应运而生为传承粤菜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年12月6日,红山村揭牌成立花都区 个镇(街)级粤.菜师傅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工作室接待及培训活动4次,促进我村餐饮行业交流、互助、学习、成长。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把粤菜师傅工作室建造在村民身边,真正做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技能培训,真正做到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和脱贫致富。花都区红山村
文化旅游
向上滑动阅览
一、红山村基本情况红山村位于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全村行*面积14.3平方公里,分6个自然村9个经济社,人口人。获得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州市美丽乡村、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一系列荣誉,被誉为“广州市最美乡村”。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山村基础建设扎实,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辖区内青山叠翠,溪涧流清。主要有石上背瀑布、深谷瀑布、红谷瀑布、浅谷瀑布等6个瀑布、茅輋、铜鼓鼎公园、极具红色文化资源的战壕和哨所、厂、厂等丰富资源。三、旅游活动丰富多样每年2到3月份,举办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立客家文化研究院,每年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村歌献给*、心连心艺术团送戏下乡以及乡村露天电影等;为了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红山村多年来坚持举办摄影大赛、书法大赛;年6月初,在荷花盛开的时节,红山村小火车正式投入运营,平均每天接待约人次,逐步成为红山村另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四、旅游环境干净有序红山村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改造工程,引入景区管理,对局部人行道及康体活动区域铺装改造,并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和泥砖房拆除工作。累计种植格桑花花海60亩,种植异木棉棵,*花风铃树棵。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了一河两岸休闲绿化带,完成亩林相改造,种植了2.3万株紫薇等树木,营造了宜人的生活环境。五、旅游名片享负盛名红山村坚持以“生态优先、文明创建、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以生态旅游来推动文明创建。在每年的2到3月份,举办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每年的油菜花节期间,每天约有6千人次来到红山村观花就餐,徒步绿道,休闲度假。从9年至今,“油菜花节”在红山村已举办了十一届,一届比一届火爆,成为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六、旅游经济稳步发展红山村坚持“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把农业当旅游业来培育”的思路,建立了“红山墟日”具有山村特色的农村土特产销售场所,村内农家乐及农家旅社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红山村初步形成了以游览、购物、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链条,为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示范村。花都区瑞岭村
特色产业
向上滑动阅览
瑞岭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面积约13.5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民小组,人口人。瑞岭村是全国知名的盆景村,现有盆景种植面积超万亩。瑞岭盆景作为我国南派盆景的代表之一,有着百年培育盆景历史,并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古”、“灵”、“精”、“怪”的艺术风格。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叶选平送给英女皇伊丽莎白的贺寿礼物--九里香盆景,就出自瑞岭村。3至5年,“瑞岭九里香盆景”被评为广州名优农产品;4年瑞岭村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盆景之乡”;年6月,瑞岭盆景技艺被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瑞岭盆景被认定为《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瑞岭村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盆景)”;年3月,瑞岭村被评为“广州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岭南盆景”。瑞岭村立足盆景种植的底蕴和品牌优势,以盆景园艺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核心,建设盆景苗木种植示范基地、岭南盆景园艺技术培训中心,打造集种植栽培、交易交流、创作培训、科普展览、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广东省特色精品示范村、岭南盆景园艺文化艺术名村。一是规划先行,久久为功。《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村庄规划(-年)》经广州市花都区城市规划联席委员会审议通过后获花都区人民*府批准实施。二是坚持*建引领,全力实施乡村振兴。在村*组织强有力的带领下,至本年7月,争取财*资金约万元完成了东干渠桥梁、四好公路、路灯改造、美丽乡村、名镇名村、饮用水改造、农村污水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万元,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投入4万元,实施碧道、瑞岭公园、主干道沿线景观等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入保利集团参与盆景大师工作坊建设,强化产业品牌;推进加油充电平台、交易市场用地报批,预计本年底招商完成,将大大提升集体经济收入。三是把握契机,焕发盆景产业光彩。“岭南盆景小镇”是花都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区,该小镇拟打造集高端盆景种植、展销为一体,植入生态旅游观光,同时打造盆景大师工作坊,弘扬岭南盆景艺术文化,从多方面振兴瑞岭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瑞岭村作为小镇核心村之一,近80%农户从事盆景苗木种植,占地10亩以上的盆景场数十个,名优盆景40多种,年村花木盆景产量万盆,总产值接近2亿元,有省级盆景大师1人,中级园艺师5人,初级园艺师近人,其中姚金海更荣获“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盆景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花都区港头村
文化旅游
向上滑动阅览
港头村原名“港洲村”,位于花都区的最东面,与花都区塱头村遥首相望,素有“东隅港头、西隅塱头”之美称。村庄房屋坐北向南,面朝广州“母亲河”流溪河,东南西三面环水,故有“三水朝北,四水归源”之美誉。港头村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之一,被称为“露天的明清建筑博物馆”。港头村于8年被花都区文物局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定为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年3月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年11月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是广东美丽乡村之一。年广州市最美村庄等称号。花都区洛场村
特色产业
向上滑动阅览
洛场村位于花山镇东部,毗邻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距离机场高速北出口仅2分钟车程,花都大道、华辉路、旧省道线贯穿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有15个经济社、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人,海外华侨多人,是 的侨乡。近年来,洛场村先后获得“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珠三角最美乡村”、广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年,洛场村获批为广州市第二批美丽乡村试点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洛场村规划先行,聘请专业设计院,编制了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明确了洛场村的规划定位为“以历史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文化生态村;以社区化布局、生活舒适、幸福感强的现代化新型村庄”。洛场村的华侨碉楼群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年,花山镇*委、*府以及洛场村委大胆创新,结合广州市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洛场村深厚的华侨文化底蕴和便捷的地理优势,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开发“花山小镇”文化创意园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多亩,总投资约1.45亿元,通过*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在对旧碉楼修复和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对华侨碉楼以及旧房屋进行适度的创意开发,并配有文化酒店、展览馆、文化一条街、艺术公园等建设,吸引和聚集了一批摄影、美术、雕刻、音乐等文化艺术和创意人才,形成构建文化创作、交流及交易的平台,致力打造全区甚至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亮点。现已进驻的项目包括艺霖坊陶艺工作室、顶针设计工作室、由深受年轻一代热捧的文化创意中餐厅“蚁工房”直营的“朴食”餐厅、凡尘微电影工作室、“歌乐吧”红酒坊、“字”门太极拳、“住下”创意民宿等。“花山小镇”项目已逐步成为珠三角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的新热点和文化产业新基地。年11月,花山小镇在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荣获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称号。洛场村由于花山小镇文创项目的开发经验,成为发展典型列入到国家发改委编印的《农村一 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中,年5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到花山小镇开展专题采访,该专题报道于6月11日分别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于央广网刊登,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洛场村已被列入广州市30个特色小镇、广州市3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名单,广州市微改造乡村示范项目也确定在此,相关的建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这使“花山小镇”未来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源动力。花都区竹洞村
十大美村
向上滑动阅览
竹洞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面积 .79平方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10个经济社,户籍人口人。该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形成了盆景种植、鱼塘养殖、乡村旅游及洪熙官武术基地多方面结合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好所在。竹洞村由邝宗志在清康熙三十年开基而成,因村内广泛种植竹子,以至于村子就像在竹林中的洞府而得名。如今,“竹洞”的含义得到了升华,现在的“竹洞”代表的是:门口竹林幽径,深处别有洞天。近年来,竹洞村先后被评为市、区级美丽乡村,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人大代表亮身份试点村;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广州市卫生村、广州市文明村、广州垃圾分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竹洞村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生态宜居为抓手让村庄美起来。一是编制完善村庄规划。竹洞村已纳入广东省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名单( 批)。二是切实提升村容村貌。聚焦垃圾乱倒乱放、污水横流、厕所脏臭等农村环境痼疾顽症,全面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建设,实现了通水、通电和道路硬底化、路灯光亮化工程,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和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工作,提升了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四是垃圾分类效果显著。全村%的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准确率已达60%以上,做到点带面,逐步扩大推广。竹洞村作为岭南盆景小镇核心区,以产业兴旺为目标让村民富起来。一是扎实推动小镇建设,盘活农村老旧住宅,打造高端民宿、客栈、农家乐,推进洪熙官故居展示馆建设。二是引进和扶持满春园、逸翠园等一批种植高端苗木的龙头企业落户,搭建展示和销售窗口。通过“协会+企业+农户”的模式,形成高端苗木种植、展销的集聚规模,并通过其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将赤坭打造成华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高端苗木种植和展销基地。三是充分利用“洪熙官故里”、“花都十佳赏花地”等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通过*花风玲节、洪熙官武术文化节、春耕节等活动,打造具有乡愁乡情、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四是竹洞村*总支注重发挥*建引领作用,把实施头雁工程、组织力提升工程、*组织规范化建设、*员先锋工程同乡村治理结合起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目前已完成村*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村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和完善。花都区天然氧吧
生态亲子乡村游
精品线路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位于广州市北部。辖区总面积91.2平方公里,素有“广州北肺”之称。近年来,梯面镇利用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打造出一条由联民村、埔岭村和红山村组成的,集生态休闲、亲子游玩、乡村风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 站,高百丈、羊石水库,位于联民村,高百丈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有一个生态环境极好的羊石水库。目前建成了羊石水库环湖路、上山沥青路、登山路,并种植了木棉、紫荆、凤凰木等花木,平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登山、徒步、骑行等.第二站,雁鹰湖、一线天,位于埔岭村。雁鹰湖占地约0多亩。这里有牡丹庄园亩,种植巴西野牡丹上万棵;有10万平方米天然湖,5千平方人造沙滩,1.5公里环湖绿道,实为天然氧吧。一线天占地约1.3平方公里,前身是采石场,当年采石开挖出一个约15亩的水塘以及炸山开出来的道路所形成的“一线天”景观,梯面绿道穿场而过,全长8千米,是户外爱好者徒步、攀岩的好去处。第三站,石上背瀑布,红山村石上背瀑布位于红山村,占地面积亩,瀑布宽18米,落差达30米,春夏水流充沛,秋冬潺潺流水,吸引众多游人在此亲水游玩。红山村,是广东特色名村,国家3A级风景区。这里有花溪漫步、水轮悠悠、竹林听风、深谷寻幽、浅谷绿道和山顶公园等。这里3月油菜花开,6月荷花赏,12月桃花盛,红山村已连续举办了十届油菜花节。现在还搭建了赏花小火车,每年旺季接待游客50万人次。欢迎大家前来梯面镇联民、埔岭和红山村吸氧、玩水、赏花、亲子游,体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游!花都区特色生态农业
乡村游精品线路
精品线路
向上滑动阅览
花都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以狮岭镇联星村为起点,赤坭镇蓝田村为终点,串联起2镇5个行*村,自然景观、农业基地和特色村庄等错落其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一条集赏花、摘果、饮食、住宿、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每逢春天,叶海生态园一片烂漫,千亩桃园成为赏花佳地。这片万亩山水果园里,采摘桃子、木瓜、荔枝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今,满腔乡土情怀的老板叶先生计划兴建一个0亩全国 规模的嘉宝果基地。引智聚力,与华南植物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高标准建设马岭观花植物园,规划布局南部花主题景观湖、校企教学实习基地、万国花卉观赏园等“1湖5核10园”等功能板块,揽天下奇花异草,打造大湾区万国花卉博览大观园。历经百年沧桑,赤坭盆景产业基础深厚,瑞岭村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盆景远销美国、荷兰、西班牙等地,涌现出逸翠园、怡华园、满春园等一批花卉盆景园区。探求转型升级蝶变,我区加快完善赤坭镇瑞岭-竹洞片区村庄规划,建设岭南盆景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性花卉盆景产业品牌。广东省 的宫粉紫荆花种植基地——志惠农场,拥有广州 超美粉色沙滩、首座生态水上王国以及高空玻璃桥,成为全新网红打卡地。在绿沃川现代农业基地,空中草莓园令人惊叹,种植的草莓产量为普通品种的4倍、产值为普通品种的6倍。智能化水培菜园里,绿色蔬菜年产达到0吨。在古朴中有现代气息,在繁荣乡村中有清静,在清闲悠哉中有玩乐,花都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形成一条乡村生态旅游观光走廊。快!
投票方式看过来!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