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何复色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88531.html洛宁县18大美食赶紧来看看吧
01
洛宁蒸肉
洛宁蒸肉是一种历史悠久、做法独特、口味上乘的传统小吃,是洛宁人过节待客必不可少的佳肴。很多洛宁农妇都会做蒸肉,儿女春节回家 的愿望,就是吃上母亲下厨做的蒸肉。在洛宁人看来,过年吃蒸肉和大年初一吃饺子同样有意义。洛宁蒸肉是将猪肉切片,和大葱、粉条、面酱、玉米面等搅拌后,蒸制而成,虽说洛宁蒸肉主要食材是粉条,肉不多,但吃起来比肉还香,入口香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年10月,洛宁蒸肉被批准列入 批县级非遗名录,年2月被选入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
凉粉饺子
02
饺子是人们熟悉的一道传统美食,饺子的做法大同小异,而洛宁饺子的做法可说是“独步天下”——凉粉汤里下饺子,美其名曰“凉粉饺子”。凉粉饺子是洛宁人日常生活的一道名吃,以酸辣为主,凉粉软嫩香滑,配着饺子吃起来清爽开胃,易于吸收。凉粉饺子是洛宁人“粗细粮搭配”的经典之作,也是素汤中的上品。年5月被列入第四批县级非遗名录。
03
洛宁酸牛肉
初次听到“酸牛肉”这个名字,您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好好的牛肉怎么会酸呢?但品尝后,才知道这牛肉入口酸,回味香,是一道难得的美食。洛宁酸牛肉不仅肉质鲜美,汤汁油亮,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中老年人的营养佳品。醋的加入,让牛肉的味道更厚重、绵长,肉香的浓烈与葱段的清香,互相对抗,又互相交融,牛肉入口酸中带辣,烂而不化,回味无穷。年,洛宁酸牛肉成功申请成为“洛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甜坨子
04
甜面叶蘸蒜汁(民间也叫“甜坨子”)是洛宁人的独创,给北方面食增添了新的品种。它制作简单,味道鲜美,而且经济实惠,既充饥又止渴,是一种风味 的地方小吃。在捣碎的大蒜、芝麻、辣椒、小葱里加盐,浇上热油,加入适量的醋和少许酱油、味精,面叶煮两三分钟捞出来,蘸汁即可食用。之前,甜坨子一般都要拌进一点豆面或黑面(麸子面)。后来,人们生活改善了,就改成了用纯白面做成的甜面叶蘸蒜汁,其面叶的宽度稍窄,厚度稍薄,做法与甜坨子类似。
05
牛肉丸子凉粉汤
洛宁人爱喝凉粉汤,又在凉粉汤里放些牛肉丸子,就成了牛肉丸子凉粉汤,以经济实惠、好吃不贵,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是洛宁 盛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凉粉是用绿豆粉制成,碧玉似水晶,滑溜劲道。满满一碗汤,加入炸制酥脆丸子,看着就有食欲。吃的时候,将碗中放入葱花、芫荽、蒜末,加入牛油辣椒油,透出红艳艳诱人的颜色,散发着热腾腾的香味,一碗牛肉丸子凉粉汤下肚,微微冒点汗,那感觉真叫一个爽!
?黍糁煮红薯
06
?黍是洛宁人对玉米的俗称,?黍糁煮红薯是洛宁人传统的家常饭。将洗净的红薯削皮后切成均匀的小块备用,锅内倒入沸水,放入红小豆和大枣,中火煮开,倒入淘洗干净的?黍糁、红薯块,搅拌一下,加热煮成金*色的浓稠糊状即可。煮?黍糁 用柴火、铁锅,必须煮到玉米糁飘起来,才会香滑可口,而且熬得时间越长越好喝。如果配上山野菜葛兰叶(学名大芽南蛇藤,有袪风湿、行气、舒筋、活血的功能),更是绝味的养生佳肴。
07
洛宁什珍炒菜
如果传统凉菜吃得油腻,那么,换换口味,吃点清爽利口的什珍烧菜 不过了。洛宁什珍烧菜分两种:一种是将红、白萝卜切成片,分别煮到六七成熟,取少量绿大豆(或白大豆,或花生仁)煮熟,捞出、沥干、晾冷备用。视萝卜多少,将适量食用油、食盐、大茴、花椒、辣椒角、老姜、食醋(视自己口味轻重而定)等下锅熬制成料汤,晾冷。然后,将萝卜、大豆、料汤置一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可。
另一种是待油烧热放入花椒、辣椒角、大茴,把萝卜倒进锅里翻炒,炒至六七成熟再放入醋、酱油、盐、味精、白醋来调味,翻炒拌匀即可。
洛宁杂菜汤
08
洛宁人爱喝汤,在众多汤类中,杂菜汤算得上是洛宁人一种的独创。先在锅内添入高汤(猪骨汤或鸡骨汤),加入洗干净的粉条,煮熟后,加入白豆腐、油炸豆腐、丸子、葱段,放入辣椒油、盐、十三香调味,撒上鸡精、味精等,出锅后撒上葱花、香菜、蒜末等调料,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近年来,洛宁又兴起了单锅杂菜汤,汤内又加了豆腐皮、青菜,后来在杂菜汤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杂混菜,使得杂菜汤的品种更加多样化。
09
洛宁冻肉
在洛宁,逢年过节款待宾朋,冻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洛宁冻肉已成为洛宁的一道特色名吃。洛宁冻肉光泽清莹,芳香溢人,看似米糕,实则无米。味肥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 。有人这样形容洛宁冻肉:“色如 通透亮,筷夹不断两头晃,入口胃肠香气荡,吃过三年久不忘”。洛宁冻肉的做法并不复杂,把处理好的猪头、猪皮、猪蹄、猪肘、猪尾放入锅中,加入备好的调味料,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半小时,吃的时候,将冻肉切块,放入蒜苗沫、酱油、醋、盐、味精等调料即可。
捞汤鸡蛋面叶
10
捞汤就是洛宁人习惯说的面片汤或面叶汤,洛宁人把吃面片、面叶称为“喝汤”。捞汤鸡蛋面叶驱寒爽口,是广为流传的一道洛宁美食。每逢亲友相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主人家就会下厨擀面,给客人端上一碗捞汤鸡蛋面叶。捞汤鸡蛋面叶制作简便快捷,将开水或高汤煮沸,加入手工擀成的面叶,放入嫩菠菜、白菜煮开,再把土鸡蛋打入锅中,煮开后,加入葱、姜、芫荽、盐、醋、鸡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如在汤内放虾仁、虾皮,就是海鲜面叶,适宜南方人口味。有人调胡椒粉成了麻辣面叶,但都统称为捞汤。
11
洛宁糊卜
在种类繁多的面食中,有一种面食与众不同,深受人们喜欢,这就是糊卜。在洛宁的大街小巷,卖糊卜的饭店更是随处可见,糊卜是当地百姓的家常饭。洛宁糊卜,由稍厚的糊卜条、炒菜加水做成,类似于人们常吃的烩饼,但比烩饼更有嚼劲,一直以来,以油旺、味美、价廉等特点,成为洛宁的名吃之一。在洛宁,人们都喜欢吃糊卜,但是,很少有人在家做糊卜,都是去街上吃,几乎所有长期在外的洛宁人回家后 件事就是找家饭馆,来碗糊卜。可以说,糊卜已经不单单是种美食,它有着家乡的味道,是洛宁人舌尖上的乡愁。
洛宁扯面
12
扯面本是陕西特产,经过智慧的洛宁人工艺创新、改造升级,慢慢成了洛宁的名吃,甚至,连郑州、三门峡等地的客人也慕名前来,只为品尝一碗香而不腻的洛宁扯面。相对于其他面食,洛宁扯面的肉更有特色,其他面食的肉是成片的,几筷子下去就没了,缺了肉的面就像失去了灵*,口感变差。而洛宁扯面则是把肉切成小丁,散布一碗,几乎每口都能吃到肉,这样一来,口味得到了平衡,肉、面、汤融为一体,肉味发挥到了 ,汤味更加鲜美,这时候,吃饭真成了享受。
13
冯家烧鸡
冯家烧鸡是洛宁特色美食,已有余年历史,其制作技艺已传至第四代。在豫西地区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不仅是一道名吃,更承载一种家乡情结,对身在异乡的游子而言,吃一口冯家烧鸡,就品出浓浓的家乡味道。冯家烧鸡的制作有其独特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技艺。冯家烧鸡严格选取一年半左右的仔鸡,确保制作出的烧鸡健康、绿色、质嫩、口感鲜美,佐料选用本地花椒、八角、茴香、白芷、肉豆蔻、丁香、砂仁等35味 香料配制而成。年8月,冯家烧鸡纳入“洛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氏卤肉
14
洛宁张氏卤肉的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曾是明崇祯年间四川巡抚张伦和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张鼎延接待宾客时的美食。而今,已成为洛宁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不可或缺的礼品。张氏卤肉店在制作卤肉时,选、泡、除、洗、切、下、调、出等都是用传统的工具和传统的工艺进行,卤制时对下锅的顺序有严格的要求,大火将卤汤烧开,放入调料包,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下入猪头、猪蹄、猪肘、猪肚、猪耳等,待一定时间后将猛火调制成文火,再卤制一定时间,即可出锅。因此,口味鲜美而独特。
15
兴华豆腐
相传,豆腐传入洛宁兴华有多年历史。兴华豆腐采用优质泉水、浆水点制,豆香浓郁,色泽白嫩,质嫩味鲜,硬而不老。兴华的厨师能用豆腐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豆腐宴,入口的豆腐细腻紧实,豆香浓郁,真是满口留香,与众不同。兴华豆腐宴有小葱豆腐、锅贴豆腐、五色豆腐、海鲜豆腐粥、家常豆腐、香椿豆腐、烩豆腐、豆腐羹、清炒豆腐、鱼香豆腐、麻辣豆腐、金丝豆腐、青菜炒豆腐、虾仁豆腐等20多个菜品。有的造型奇特,有的名字有诗意,如“开箱见宝”、“凤凰戏牡丹”、“福满仓”等。
糁汤菜角
16
糁汤菜角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深受洛宁人的喜欢。和普通菜角油炸的做法不同,糁汤菜角里的菜角是需要水煮的,像饺子,又不是饺子。糁汤菜角做法并不复杂,先将玉米碾成糁,加入红小豆,大豆,加水烧开。然后把洗干净的韭菜和煎熟的鸡蛋混合剁碎做成菜馅,用擀好的面片包住菜馅。 等糁汤烧开后,将包好的菜角放入糁汤中,大概等待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17
中原烩面
中原烩面,是洛宁县回族镇中原村一大美食特色,更是洛宁一道别具特色的面食,因位于中原村回族风情一条街,所以,被洛宁人亲切地称为中原烩面。中原烩面以面薄、汤鲜、肉嫩等特点,名扬周边地区。中原烩面是用牛肉高汤做成,煮好的烩面上,覆盖着几片薄薄的原色牛肉片,碗里飘着清香。滑滑的高汤,浓香里裹着甘甜,醇香绵软。喝点汤,吃点面,牛肉醇香满口旋,打着饱嗝赛神仙。
回族“八大八小碗”
18
洛宁的传统回族“八大八小碗”,由王范回族镇人买生老前辈精心研制而成,是洛宁回族人民在重大节日、重要事宜中宴席所用。“八大八小碗”以牛羊肉、鸡蛋、面粉为主要原料,烹饪程序复杂、做工精良,色、香、味俱全。让人一看就想吃、一吃就停不下来。“八大八小碗”开桌先以面食“油象”上桌,将食客的胃口高高吊起,“油象”由面粉、鸡蛋、食用油,制成色泽金*的食品,口感酥香而不油腻。接着是“八大八小碗”依次上桌,八大碗即八碗硬菜,八小碗为汤。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