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尖尾山,位于海沧区,是海沧街道与新阳街道的界山。高程.6米。又名大岩山、倒照山。
图片来自网络
蔡尖尾山矗立于海沧大桥的一头,从岛内跨大桥进入海沧区,便可看见美丽的蔡尖尾山了,那可是海沧区的美丽一瞥。山上植物种类颇多,近年因被规划建设成公园,山上除了原本的常规树木之外,还种有大量的开花乔木和常绿乔木,诸如香樟树、榕树、秋枫、凤凰木、福建山樱花、洋紫荆、美人树、蓝花楹等。从山脚至山顶,人们可以欣赏到属于春、夏、秋、冬不同时节的自然风光。山上还有多座水库,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
图片来自网络
蔡尖尾山东麓有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叫石峰岩寺。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佛教徒最多的一个国家,厦门海沧区的石峰岩寺就是我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寺庙。该寺庙依山势建于嶙峋叠嶂的石峰之间,因此得名。据史料记载,明代末年,德士无余、远泉二公,始建梵宫于蔡尖尾山。寺庙历经几度兴废,多次翻修,在20世纪50年代曾大修过一次。“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遭严重损坏,庙内佛像神龛悉数被毁。粉碎“四人帮”后,钟山蔡氏村民自发捐款,重建大殿禅房,恢复晨钟暮鼓。后来,钟山村再次集资,全面整修寺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图片来自网络
整修后的石峰岩寺,佛殿里画梁雕柱。殿上供奉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侧是药师佛,西首是阿弥陀佛。佛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石峰岩寺香火鼎盛,信徒众多。海外僧人还经常出资兴修寺院,后在蔡尖尾山山腰修造一座静修院,供中外高僧云游静修。
图片来自网络
石峰岩寺周边还有好几处小有名气的景观,诸如沁心亭、古洞隐圣、映水洞天等。其中沁心亭处在石峰岩寺右侧,临涧建于石崖之上。沁心亭后,有一巨石斜枕于另一巨石之上,下面便形成一个天然的洞穴,里面宽五六平方米。这里便是“隐圣”洞。隐圣洞近处还有一个暗洞,名为“映水洞”,亦是值得观赏的景点。
图片来自网络
蔡尖尾山至今还保留有古山寨遗址,遗址处在主峰南侧的次高峰上,海拔高度米。山寨遗址平面呈方形,长约61米,宽约59米。寨墙均用花岗岩石块夹*泥构筑而成,依山势而建,因而寨内地面并不平坦。寨墙上可见4处瞭望及射击孔。由于地表和寨墙中均没有采集到遗留物,综合历史发展情况,文史专家初步推测可能为明代所建,根据厦门其他城寨特点,其时代当在宋至清代,确切年代有待继续考察。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的蔡尖尾山,又有了一处新的景观,说是景观,其实是厦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雷达楼“天语舟”,位于蔡尖尾山南麓。从外形看去,如同一艘即将远航的船舶,又像一只造型别致的汤勺,头顶顶着一颗白色的圆球。
图片来自网络
“天语舟”海拔高度.1米,地块呈不规则菱形,南北长约米,东西长约米。圆球的外部,由无数个六边形材料构成,如同一个大号足球,而内部安装的是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对于半径千米的区域进行较准确的降水量分布测量。晴雨预报准确率有望达到90%,对于台风总过程风雨的预测的数据误差,将得到进一步地缩小。
图片来自网络
蔡尖尾山,是海沧区一座重要的山体。风景虽不及名山大川,但其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极其便利。无论是岛内,还是海沧区的人们,到达此山都非常方便,因此吸引了许多市民来此登山健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