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生态长廊成南山又一网红打卡胜地。本版图片均由南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秋日的大沙河畔绿水盈盈、碧波荡漾。11月6日上午,万众瞩目的大沙河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成为南山崭新的生态名片,这是南山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区的重要举措。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副市长*敏,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初汉,市水务局局长张礼卫,南山区主要负责人王强、*湘岳、饶红蕾、陈*等出席了在大沙河生态长廊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举行的开放活动。
城市因水而美、产业因水而兴、市民因水而乐。作为南山的母亲河,大沙河源于羊台山,全长13.7公里,纵贯南山全境,串联起西丽湖、大学城、高新区、深圳湾,是一条蜿蜒美丽的绿色飘带城市项链。历时近两年,大沙河生态长廊的建成与开放,设计了学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等节点,让深圳人亲近自然更方便。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大沙河生态长廊开放活动中,70人环保公益跑、首届大沙河龙舟邀请赛等特色活动,让不少市民近距离亲水亲自然。
副市长*敏在致词中指出,大沙河生态长廊的正式开放,是南山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惠及全体市民的一件大事、喜事。深圳市委、市*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水污染治理作为重大的*治任务和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目前全市个黑臭水体已提前消除黑臭,深圳河、大沙河分别稳定达到Ⅴ类、Ⅲ类,茅洲河预计今年底达到Ⅴ类,实现了经济总量和水环境质量的双提升,交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圳答卷。其中,南山区着力以生态+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共建共享、惠民利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了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有力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敏希望南山区以大沙河生态长廊正式开放为契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继续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列。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山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正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破解了一系列制约城区发展的难题,坚决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坚决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持续擦亮南山蓝城区名片、持续推进公园之区建设。举全区之力,南山近3年投入60亿元治水,累计完成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后海河等5条黑臭水体治理,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8%以上,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年地表水水质排名全市前三。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90%以上。今年1至9月,城区PM2.5平均浓度仅20微克/立方米,媲美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全区公园总数达个,平均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园。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深圳人才公园,到大沙河生态长廊,一带一园一廊互联互通、珠联璧合,构成一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滨海风景画,展现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质与魅力。
王强说,为了大沙河生态长廊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建成,南山集合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抗台风、冒酷暑、战暴雨,想尽一切办法攻坚克难。秉承生态优先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有景观植被,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都市型河流生态营造和景观提升的标杆项目。我们承诺,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创新大沙河生态长廊运营管理模式,以 的管理水平运营好公园内各类服务设施;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将大幅提升;我们憧憬,未来的南山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城区环境更加和美宜居,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南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厚望、砥砺前行,为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贡献基层力量。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王东、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曾岳雄、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国宏,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负责人、代建单位有关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生态环保人士代表、市民代表等共同见证大沙河生态长廊开放。
1
坚持匠心品质打造精品工程
从大沙河沿岸区域来看,大沙河生态长廊是一条城市项链,将西丽湖、大学城、高新区、深圳湾串起,是南山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带。
根据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南山区委区*府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以打造世界 花城为抓手,在毗邻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相继打造了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人才公园等一批网红精品公园后,选址南山区母亲河——大沙河,高标准设计与高品质施工,精心建设13.7公里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工程,打造南山区崭新的生态靓丽名片。
大沙河生态长廊项目规划建设期间,市、区领导一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