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郭家桥村位于5A级景区云门山脚下,四周被云门山森林公园环绕,七里河从村中蜿蜒穿过,郁郁葱葱的林木花草把房屋环抱其中,宛如一幅山水画。
曾经的郭家桥村经济来源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们基本依靠售卖山货过日子。近年来,随着青州市旅游的发展,云门山风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多,郭家桥村因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游客驻足游玩,村*支部抓住发展机会,组织村民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搭上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快车”。
村头牌坊。
激活带头致富“新力量”
发展村集体经济,首先要建强组织、强化班子。“以前村里支部开会,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开会积极性不高,村‘两委’班子成员都是村里的老人,没什么文化,给村里发展提供不了好的思路。”村*支部书记刘国文说。
通过选拔事业心强、有经济头脑的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的干事创业热情,为村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引导全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做好选人用人的同时,村*支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注重更新思想观念和理论水平的提升,让村干部们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村内一景。
“现在,村干部们都跟着我们一起做工作,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向他们请教,一些难题他们也帮着解决,真是为村里的发展带来了生机!”郭家桥村富民乡村旅游合作社成员马厚华说。随着村里干部队伍的加强,郭家桥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变得更富活力。
打开创新发展“新大门”
各类资源的灵活运用成为郭家桥村乡村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金钥匙”。村*支部积极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发动他们利用自家房屋和院落经营农家乐。为突显自身特色,村*支部及合作社还鼓励带动并帮扶农家乐经营户开发特色产品。
“在咱村*支部和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开发出了‘郭桥鸡’、糗糕、酱牛肉等特色产品,游客们品尝后都赞不绝口,我们的营业额也提升了不少!”农家乐经营者马后君满心欢喜地说。自合作社成立后,村里的农家乐年均接待游客及当地食客15万余人次,累计创造经济收入多万元。
向阳山庄农家乐。
随着经济发展和游客品位的提升,传统的农家乐已不能满足中高端游客的食宿需求。为迎合游客需求,在村*支部的带动下,通过多方宣传引入资金,着力打造高端特色民宿,摇身一变成了山沟沟里耀眼的“金凤凰”。
云门引艺术民宿内景。
“郭家桥村的位置和环境不可复制,国内少有,建民宿能更好地挖掘出它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郭家桥村云门引艺术民宿负责人田齐说。作为第一家落户郭家桥的民宿,云门引艺术民宿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十分火爆,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入住率均超过90%。
为突出“郭桥”特色,村*支部通过搜集当地故事,发掘村落历史,着力打造具有“郭桥”历史的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合作社管理者刘世民介绍,目前已与3家民宿签好了协议,正在进行特色改造。各家民宿基本都在村民们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对房屋内外部进行改造升级,一些用作装饰的老物件也都取材于本村,改造升级后的民宿,里里外外都透露着“郭桥”气质。
营造民生共享“新氛围”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是关键。村*支部书记刘国文说:“我们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除了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开发建设外,还大力投资村内民生事业,确保村民们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村内品质围墙工程。
“这几年,村里的房子都统一粉刷了,村里的路也都铺成了柏油路,还打造了‘美丽庭院’一条街,村头也有了健身广场。前段时间,村里还给我们老年人都缴纳了意外保险,这都是村*支部为咱们村民做的好事啊!”村民丁厚宝感叹道。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的钱包变鼓了、村民们的干事创业劲头也更足了。在村*支部的带领下,郭家桥村逐渐摸索形成了“*建+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从农家乐餐饮、特色民宿、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年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90.8万元,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
如今,郭家桥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农家乐餐饮已声名远扬,村民们也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办事处)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征稿启事?
往期推荐
喀拉奥依村: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桃棚村:新时代的红色堡垒村
双石村:“荒山”变“金山”
蒙河村:民主治村和谐兴村
编辑:廖益林齐元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