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的梧桐上海植物园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梧桐是我国一种古典而风雅的树木,其“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庄子·秋水》云:“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意梧桐向阳而生,长势繁茂,具有德辉光耀的表征,引得凤凰啼鸣。鹓雏(凤凰的一种)横越南海飞到北海,途中几千里仅仅遇梧桐树才栖息,故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梧桐也因此被视为吉祥嘉木,数千年来为国人所爱之。

北宋陆佃《埤雅》释:“今以梧桐皮青,号曰青桐也”,因此梧桐也叫青桐。其树干通直,树皮青翠,树冠繁茂,花朵别致,果实奇特,是我国传统的庭院树种。其嫩叶还可代茶用;木材轻软,是制作木匣和乐器的良材;种子炒熟亦可食或榨油等。有趣的是:其果实为蓇葖果,内有液体充盈滋养种子,成熟后,液体迸出,果皮自然裂开。种子碧绿圆润,如豌豆般着生在形如小舟形的膜质果皮边缘,很是壮观。

俗传,在立秋之日,梧桐必落下一叶,故有“梧叶知秋”之说。如:《梦粱录》“七月(皇历)立秋”条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北宋文史学家、*治家司马光的《梧桐》诗中也有这样的描绘:“紫极宫廷阔,扶疏四五栽。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因此古人常将梧桐叶落与秋联系起来。

如今,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是对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因此常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来表达他们悲伤的心情。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梧桐更兼细雨,到*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等。梧桐被寓意为“寂寞”、“悲凉”、“忧愁”的载体。但“秋”与“悲”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反调。

梧桐常常被简称为“梧”或“桐”。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梧”为“梧桐木”。但古文献中,“桐”却不一定是“梧桐”。北宋陈翥《桐谱》,记述桐树有六种,分为白花桐、紫花桐、油桐、刺桐、梧桐、真桐(赤贞桐)。据考证,这里的白花桐和紫花桐应为玄参科泡桐属开白花和紫花的两种植物,油桐为大戟科油桐属的油桐,刺桐为豆科刺桐属刺桐,梧桐为梧桐科梧桐属梧桐,真桐(赤贞桐)应为马鞭草科大青属赪(chēng)桐。此外,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与“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在诗人的笔下,梧桐亦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事实上,梧桐雌雄花同株,并没有雌树和雄树之分,虽然也的确存在一些花序是以雄花(或雌花居多)的现象。

梧桐的雌花(花药不育)和雄花(子房退化),无花瓣,萼片条状花瓣状,盛开时向后反卷。

以雄花居多的花序

以雌花居多的花序

图:倪国平、网络图

审核:龚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sz/13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