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琥珀母亲的衣箱

文字\ 年5月于曹娥江畔

五一假期回了趟老家。

风和日丽,天气晴爽,五月的乡村,细蚕豆已落时,罗汉豆正当鲜,兄弟姐妹难得齐聚,甚是欢洽。

自去年五月老母亲仙逝,老屋基本都是关着,很多物品没有整理,潜意识里总觉得,只要不去动它们,母亲还是在的,所以总以天气太热或太冷等诸种理由拖延着。这一次回去,天气不好的理由显然不成立,我于是开启了母亲的几只衣箱,检点物件,准备该晒的晒一晒,该丟的丟一批。

母亲晚年,置了新式的衣柜,日常衣物都放于卧室衣柜中,大木箱置于阁楼上,存放的都是些老物件或过时货,基本不开启。仅仅开了三个箱子,我就停下来了。箱内的那些衣物,布匹,令我既震惊又感叹。

杭州湾边的老沙地最适合种棉花,麦豆等旱作,所以祖祖辈辈的沙地人都以冬种豆麦、春种棉花为正业。棉区的女人们仿佛生下来就是纺织娘,她们织纱,捻线,织布,缝衣,全凭手工。就如稻区的人们爱存谷,棉区的女人爱存布,条纹的,格子的,纯色的,印花的。在母亲的衣箱里,有几乎一整箱各式各色的手织土布,大都是整匹的,少数是零散的。还记得我小时候,每当母亲用土布给我做衣服,就会懊恼与失望:又是土布啊?我想穿花布衫。以至于有一次,父亲去绍兴城里卖枣子时,她叹了口气说:卖了枣子后就扯块花洋布吧!在我的记忆里,这是父亲 一次专门为我买的花布。

然而,在我今天看来,这些由祖母,母亲,大嫂几代女人亲手纺织的棉布,真可称得上美艳之极。条纹布有红白的,有蓝白的,有黑白的,宽条的做被单,细条的缝布衫。纯色布有绞蓝,淀青,墨绿等,还有那种古朴的蓝印花布,比现在茶馆里一些茶艺师穿的那种要大气得多。更有一种土*色的紫花布,是用天然色的“紫棉”纺线织成。如果用这些布给现在的人做衣服,决不会落伍于所谓的“时装”。更可贵的是这些土布面料,纱线细匀,织造密实,用手摸上去,略带粗糙又温暖纯厚,就如母亲的手。

(紫棉土布)

(左 ,右弟媳)

(弟媳穿上大半个世纪之前的衣衫和布裙)

我已经无法弄明白,母亲是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存了这么多手织布的?是因为喜爱,还是遭到孩子们的嫌弃?

母亲是个女红高手,除了专业裁缝之外,周边乡村很难有人能与她做的针线活相匹。她爱穿新衣,也很会做衣服,所以,在她的衣箱里,还存了很多“过时”的衣服,面料主要是棉布与丝绸。有短袄,团团裤等便服,也有长袍,布裙等礼服,还有干活穿的大小围裙,有几件做好后竟未曾穿过一次。还有她的新娘礼服也被收藏着——一件绣了凤凰牡丹的宽身红缎旗袍,无论做工绣工,都令人叹为观止。另外,在她的衣箱里,还有几件从我曾祖母那里传下来的新嫁衣,连红绿丝线都没开拆过。那应该是晚清时候的妇女服装,虽是家常布衣,然而却是双镶边加圆滚边,做工极为讲究。即使是几件小孩子穿的衣裤,也是件件有滚边镶边或衬里,一针一线,无有马虎。

(手工缝制针脚)

(手织裤带和紫棉布)

母亲的衣箱里,还存放了一批父亲年轻时穿过或没穿过的衣服,有全毛凡立丁的夹长衫,有灰色纺绸衫,有黑缎团花马褂,还有土布的中式短衣长裤,短背搭等。很难想象年轻的父亲穿着这些衣服的模样。

摩挲着这些年龄比我大得多的衣服布料,我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尚与审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与追求,至少,在对于服饰的审美世界里,在对手工艺的精益求精方面,现代人有很多地方是比不上古代人的,甚至,也不及我父母这一辈。写着这些文字的我,茫然环视四壁,想不出也找不到有哪件物品可以传与后人,并令他们惊羡不已。

当我把母亲衣箱里的衣服布匹取出来透风见光时,引来家中“高知”们的围观,啧啧称奇的同时,立马上演了一场欢乐的乡村“古装”走秀,一个个自美得紧。还“墙裂”要求我这个粗通缝纫的“大小姐”为他们用这些土布缝制出几件新衣出来,殊不知父母在天之灵,又会作何感想?

( 弟弟穿上长衫留念)

母亲的衣箱是那种很大的方形木箱,装有*铜搭扣和绞链,板材有杉木的,也有樟木的,它们都已经很老很旧了,终有一天,也会消失湮没!

附上几张 几个小盆友争抢着穿上老式衣服拍照

把旧时劳动人民的大裆裤穿成时装的卡桑德拉

旧事伙计的布褂子很帅气,你们想象一下拉车的车夫打扮

把褂子穿反了的高晓草

文章版权属 个人,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或寻茅草(maocao),经 老师本人同意授权后再转载。

专栏系列文章:

第20篇《专栏▎ :煮新米饭》

第19篇:《 :老李家的冬瓜》

第18篇:《专栏▎ :嘴巴馋,十万难》

第17篇《专栏▎ :用手工PK手机,你来吗?》

第16篇:《专栏▎ :做针线活的女人家》

第15篇:《专栏▎ :不过是几根草》

第14篇,《专栏▎ :天下 鲜》;

第13篇,《专栏▎ :糟香酱甜》;

第12篇,《专栏▎ :给娘做碗素鲞冻》;

第11篇,《专栏▎ :金桔蜜露一相逢》;

第10篇,《专栏▎ :荠菜马兰头》;

第9篇,《专栏▎ :食味杂说》;

第8篇,《专栏▎ :杨朵牌羊骨头汤》;

第7篇,《专栏▎ :十碗头》;

第6篇,《专栏▎ :糖桂花》;

第5篇,《专栏▎ :“?”豆腐》;

第4篇,《专栏▎ :骨头》;

第3篇,《专栏▎ :烧鱼》;

第2篇,《专栏▎ :红烧肉的诱惑》;

第1篇《专栏▎ :梅鱼》

作者简介:

,本名马亚振,女,浙江绍兴上虞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从事散文和纪实文学创作,已著有个人散文集《黑色维纳斯》、《 烟火》、和纪实散文《在贵州——支教日记》,《沙地记忆》等,并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多篇。

二都草堂

也把时间浪费

在美好的

事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sz/8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