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朱玉玲鼓浪屿繁华之畔的宁静之隅

鼓浪屿——繁华之畔的宁静之隅

朱玉玲原创

年元旦的前一天我们到达厦门,虽是隆冬季节,但这里却是满眼青翠,暖风拂面,道路两边的紫荆花正开的繁华,街上行人只穿着春装,这在此刻的北方真是难以想象。

酒店隔一条街就是“中华城”,这是一座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当日午饭后我们一行四人进去漫步闲逛,走进去,横竖都是小街,迷宫一般,楼上楼下都是店铺,很是热闹。看到有些品牌店,比如伯爵、欧米茄、卡地亚、芝柏、玛莎拉蒂等,还有电影院,但更多的还是餐饮店,火锅、糕点、甜品,川菜、湘菜、潮汕菜,韩国料理、日本餐馆等比比皆是,而我此刻却只想吃一碗酸辣粉。我和先生迂回转悠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家粉店,店面不大,却很干净,我们要了两份酸辣粉,那又酸又辣的味道令人想起北方边城街头小店里那份温暖热辣的亲切。看来南方城市纵然再好,小吃纵然再多,却依然无法改变我等北方人喜辣的习惯与口味。

走出中华城,站在街头过街天桥上环顾四周,只见高楼林立,车流如涌,街道整洁,绿树成林。道路两边多为榕树,还有正在开花的紫荆树。天桥旁边的小花园里有棕榈树、芒果树、铁树等,一株龟背竹攀援在一块巨石上,一片片硕大的叶子个个如簸箕一般。想起家里那株盆栽龟背竹,真是小巫见大巫;还有一树树灿烂的三角梅更是随处可见,花团锦簇,热闹非凡。一直依着桥栏站到*昏降临,看着一切慢慢隐入夜色中,在明亮的街灯下现出另一番景象。第二天乘船前往鼓浪屿。鼓浪屿不远,隔水就能看到,随着轮渡缓缓驶向对岸,原本模糊的小岛轮廓渐渐清晰。下船之后,发现路口很多,正犹豫着,一个中年妇女走近,热情地要为我们做导游,我们婉拒,妇人又说她就住在岛上,现正好回家,可以陪我们走一段路,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任由她在旁边跟着,偶尔她会对沿途房屋、景色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走了一段路,在我们一再婉拒下,妇人终于答应走开,但却非要我们每人交十元导游费,而且一改最初的热情,声色俱厉,不给不休。呜呼,真让人无语!为了尽快摆脱,无奈给钱打发了她,心中不由感叹商奸失淳,聚财无道。

鼓浪屿不大,石板小路蜿蜒曲折,岛上没有机动车,少了很多噪音,虽然这天是元旦,游客很多,但是依然觉得很美很宁静。我们沿着高高低低逶迤曲折的、被椰树凤凰木交织掩隐的小路,一路走,一路看,也一路遭遇着惊喜:在一处处老建筑的门廊或花墙上怒放着一树树的三角梅或炮仗花,层层叠叠,花团锦簇,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花香;墙内的木瓜树上结着一个个绿色果实,一串串芭蕉更是伸手可及;阳光透过百年古树的叶隙,将光影斑驳地洒在幽深的石板路上,随风晃动;庭院里老树的枝叶伸出墙外,让人揣想枝头的另一端会有怎样的幽深与宁静;旧公馆的栅栏边有举着阳伞的女孩在拍照,古旧的建筑与年轻的面孔,让人恍惚穿越时空,似乎在目睹旧时的光阴。

一路走过,看到小岛上分布着很多风格迥异、中西合璧的老建筑,那些精致的别墅、公馆、小楼,无不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感。林氏府、八卦楼、瞰青别墅、亦足山庄等建筑上那些精美的门楣、廊柱、窗棂、石阶,还有高大葱郁的古树,似乎都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豪门繁华;同时,老教堂西洋建筑风格的罗马立柱也无时不在提醒着人们百年前的列强瓜分;还有一些老别墅,如今已经成为了岛上民居,变成了公寓楼,小小的阳台上晾着寻常衣衫,犹如公子落难民间,风骨犹在,气度无存。我静静地坐在小巷拐角处的石凳上,看着小路两旁那一扇扇大门、一座座花墙,一层层石阶,一排排雕窗,心里在想,当初谁的履痕曾留在石阶?谁的足音曾跫然小巷?是谁推开了那一扇扇窗?树下斑驳的阳光照了谁的脸庞?谁人在这些紧闭的大门里曾经演绎了怎样的故事?曾经的斯人今又何方?……冥想无果,怅然离去。

岛上美食众多,小店遍布。肉松、馅饼、煎海蛎、菠萝蜜、麻糍、鱼丸汤、面线糊、沙茶面等小吃随处可见,还有比比皆是的奶茶店、咖啡馆、茶馆等,小店都很有特色,风格大都很文艺、很小资,很迎合岛上的建筑风格及深藏其内的某种奢华气度。

因为是元旦,日光岩上挤满了游人,我们止步于日光岩山门外,只品读了一下那凌空而立的高大巨岩峭壁上“天风海涛”的四字横书。绕过日光岩,来到宽阔的海边沙滩上,这里水净沙软,坡缓浪平。不远处是身披盔甲,手按宝剑的郑成功雕像。雕像面朝大海,气势雄伟。不知三百多年前的郑成功是否会想到今天他的雕像会立在小岛之畔,而成为岛上一景呢?

坐在小岛海滨路边的桥栏上,倾听海涛,眺望远处,看一艘艘巨轮、渔船缓缓驶过,海浪一波上来一波退下,对岸繁华都市里的红尘故事依然演绎不绝,而此刻的我们却坐在这宁静的小岛上,暂时忘却当下俗事,深深沉浸在小岛古树旧宅的陈年光阴里。

-4-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sz/8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