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
斐济是南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型国家,由个岛屿组成(其中个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斐济领土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点为托马尼维山,海拔米。斐济总人口约为88.5万人,首都位于苏瓦,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于年11月5日与中国建交。
图1斐济地图
斐济海洋资源环境
作为国土面积 的太平洋岛国,斐济群岛海岸线全长公里,领海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拥有约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斐济分布在南纬15°到22°,东经°到西经°之间,跨越东西半球。斐济位于热带,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冷热适中,气温一般保持22°C至32°C之间。每年5月至10月盛行凉爽的东南信风,是一年中相对干燥的季节;雨季则从11月持续到次年4月,其间风向多变,气温 可达35°C左右,湿度较大。斐济作为世界上最东又是最西的国家,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图2斐济领海范围和专属经济区范围
斐济海域范围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万多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平方公里的海草床以及4个星斑鱼和珊瑚鱼群的产卵场,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海域之一。色彩斑斓的海底珊瑚礁鱼群风光,美不胜收。
珊瑚礁广泛分布于斐济海域,以维提岛北部、南部以及斐济西北部的亚萨瓦群岛为主。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维提岛的北部和斐济首都苏瓦,其中苏瓦以红树林为特色,建设有大面积的城市红树林公园。
海草床是斐济丰富渔业资源的重要支撑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维提岛的东西两侧、亚萨瓦群岛以及瓦努阿岛的南侧海域。
图3斐济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分布
斐济拥有比较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世界上主要的金枪鱼产地之一,也是黑珍珠重要产地之一,优越的珍珠养殖环境使其成为斐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图4斐济涉海人工设施分布
图5斐济涉海酒店和潜水点位分布
优美的海底珊瑚礁风光是潜水休闲的重要依托,斐济吸引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前往旅游潜水,高人气潜水点位达个。目前斐济已兼有旅游接待酒店个。
图6斐济重要交通设施分布
为配套和满足旅游业发展,目前斐济建有33个主要码头、12个游艇锚地以及11个主要机场,其中1个为国际机场。中国内地游客可乘坐香港-楠迪每日两个班次的航班,由香港前往斐济,落地楠迪国际机场。
图7斐济国际交通状况
斐济海洋发展机遇
海岛旅游
斐济具有发展海洋旅游的得天气候,全年温度适中,适游期长。拥有大面积的优质砂质岸线、丰富的珊瑚礁、红树林生态资源,岸浅滩大,蓝天碧海,是发展海洋旅游优越资源,可开展潜水、漂流、海上运动等旅游项目。随着长距离交通方式的改善和人们度假休闲旅游概念的形成,斐济正在朝着世界精品海岛旅游目的地发展。据了解,中国大陆也正协调开通斐济直飞航班,巨大旅游市场将促推斐济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建设。
海水养殖
丰富珊瑚礁资源、海草床、红树林等海域生态系统,为包括经济鱼种在内的海洋生物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是水产养殖的 环境,具备大规模水产养殖的条件。目前斐济当地居民的渔业收获以自给自足为主,满足生计之外的部分将在斐济当地的市场进行交易。水产养殖相对较弱,主要养殖品种有罗非鱼、对虾、黑珍珠等,且多是*府支持建设的实验型养殖场。
海洋捕捞
斐济拥有比较丰富的渔业资源,众多拥有斐济捕捞许可的日本等外籍捕捞船在其专属经济区作业,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金枪鱼产地之一。随着渔业捕捞的加大,水产加工业需求不断呈现出来。
交通设施建设
斐济在港口、码头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投资空间。一方面,斐济现有的大量该类设施年代久远,废旧失修,亟待翻新或整修;另一方面,考虑到斐济在南太平洋地区重要的中心交通枢纽地位,修建新的交通设施能够满足旅游、航运等实际需求。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天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