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赵伟文牧师
第十二课
呼召(创12-13章)
一、背景
罗斯在《创造与祝福》中建议,创11:27-32主要是交代亚伯兰的背景,而不是表达时间顺序。罗斯提出:亚伯兰先听见神的呼召,然后父亲他拉带领家人离开吾珥。所以,先是创12:1-3,然后才是创11:31-32。[37]在作者的叙述里,他拉这位夫亲,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儿子哈兰死后,留下了一个儿子罗得,所以,罗得是孤儿。他拉的儿媳妇撒莱-亚伯兰的妻子─不能生育。所以,他拉不单经历丧子之痛,在他家中,有孤儿,有不能生育的媳妇。这不是一个蒙福的家庭。亚伯兰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不过,神要赐福这个家庭,也要藉这家庭赐福世界。
二、呼召
1.神的呼召记在创12:2-3。两节经文其实是首诗歌,且直接从神口中说出。希伯来文学里,作者往往把重点放在诗歌和对话里。这章经文,也让我们联想到创 章神用话语创造的世界。不过,在12章,神运用话语,创造一个国度。神呼召亚伯兰后,首先要亚伯兰做的,就是要离开本地本族本家。为什么?一、据书24:2,吾珥是敬拜偶像的地方,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也受影响,所以,神要亚伯兰离开吾珥和父家,目的是要他离开偶像。二、本地本族本家代表旧有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神要亚伯兰离开本来旧有的文化风俗,然后学习神国里面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其实,每个基督徒,在认罪悔改归向神那刻开始,我们就像亚伯兰一样,离开旧有文化,越来越靠近神的国度,生命越来越像神国度的子民。希伯来书用“客旅”来形容这种人生经历。
2.创12:2-3,神根本没有告诉亚伯兰要去哪里,只告诉他要离开吾珥(来11:8)。不过,神在创12:2-3给了亚伯兰一个承诺,就是除赐他国度外,神还会保护他。在我们的人生里,有时隐约感到有一个要走的方向,却看不清楚目的地。这时,亚伯兰的经历可以成为我们的安慰和勇气的源头,因我们知道神会保护我们,引领我们,逐步让我们看见他要我们走的路。
3.创12:3也表达了神仍然是审判者和统治者,在国度中施行公义、审判。亚伯兰的国要成为彰显神见证神的国度。因为当万国听见看见这些见证,他们会被吸引来到亚伯兰的国度中寻找神,万国也就因此得福了。
三、信心
我们在哪一些描述里看见亚伯兰的信心呢?
据创12:5,作者强调亚伯兰带着所有的财富和人口离开本地本族。这表达了亚伯兰破釜沉舟的决心。
1.亚伯兰相信的是创造主,能使无变有的神。据创11:30,亚伯兰知道自己的妻子撒莱不能生育,当他听见神要使他变成大国,他仍然愿意相信神,接受神的呼召离开吾珥。
2.吾珥是个繁荣富裕的城市,亚伯兰离开吾珥时根本不知道去哪里。他只是单纯的相信神的应许,相信神所承诺的未来,使他放下繁华的生活,走上一条还不清晰的路。
3.从创12:1-9的文学手法看来,属于神的动词只有“说”,而亚伯兰的动词都是用来回应神的“说”,亚伯兰的信心是听见就去行。
四、敬拜
创12:6-9,作者描述亚伯兰筑坛敬拜耶和华。筑坛的行为显出他的悔改,对耶和华神的信靠敬畏。作者记创12:6亚伯兰来到迦南的示剑,那里有棵摩利橡树,罗斯认为摩利橡树,是敬拜偶像的地方。据何4:13,橡树跟偶像敬拜有关。就在示剑的摩利橡树,神再次向亚伯兰显现(创12:7),宣告应许。而亚伯兰回应了呼召他的耶和华神(创12:8),在伯特利东边的山,亚伯兰再次筑坛,敬拜耶和华。两次筑坛表达了亚伯兰的信念,就是耶和华神是全地的主宰。
五、考验
创12:10-20,当一切都非常顺利时,突然遇上饥荒。亚伯兰只好下到埃及,不过,埃及王居然看上他的妻子撒莱。这时,亚伯兰的信心动摇,他的信心受到考验。亚伯兰开始运用自己的小聪明,保存自己的生命。他出卖了妻子,可能会把神要在他身上建立国度的计划搞砸。正是人的聪明一点不管用时,神亲自介入危机,把亚伯兰和撒莱拯救出来。在饥荒和埃及法老两个危机当中,亚伯兰看见什么呢?
1.成就事情的,不是他自己的小聪明,也不是他的信心,因为人的信心是软弱的;成就事情的,是神的信实。当亚伯兰失败,神仍守约施慈爱。
2.亚伯兰体会到他所敬拜的耶和华神跟其他的偶像不一样。偶像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神,但是耶和华神是万国的神,在万国中掌权,所以,神能够介入埃及王的权柄中。
3.亚伯兰体会到神是信实的,会成就他所承诺的。在创12:3,神曾经应许保护亚伯兰,在埃及的危机中,亚伯兰体验到神实现承诺,就是“祝福你的,我会祝福他;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
在12章,神要借着亚伯兰建立一个国度。神挑选了一个家庭背景并不显赫的人物,让他四处漂流,经历倒楣的事情。神要亚伯兰在绝望,在自己的有限中,经历信实的、可靠的神。神盼望经历这一切以后,亚伯兰顺服神,也教导他的后裔顺服神,这样,亚伯兰国度,才能够让万国得福。亚伯兰的国度,要彰显的是万*之耶和华的同在。
六、更新
1.绕圈后的前进:创13章一开始,亚伯兰又回到伯特利,就是他去埃及之前居住过的地方。亚伯兰绕圈子以后,发现耶和华神才是他的出路,耶和华神才能够保存他的生命。所以他回到伯特利,立即求告神,从这可见他的灵性更亲近神了。在人生旅程中,绕圈子好像是不可或缺的经验,使人从信任自己的判断,转移到信任神的带领。绕圈子,让人更谦卑,更亲近神,更顺服神。
2.处境一样心灵更新:端纳认为,当亚伯兰回到迦南的伯特利,饥荒还没过去,他回迦南,是因为被逼离开埃及[38]。不过,亚伯兰这时,会对神比较有信心,面对饥荒,他会比较安稳。从他仆人与罗得仆人纷争事件中,我们看见亚伯兰生命不一样了。再次面对饥荒威胁,亚伯兰的表现跟上次比较起来完全不一样。上次他为了保命,逃到埃及,出卖妻子;这次,他放下为自己谋算的欲望,让罗得先选择土地。可见亚伯兰真的爱罗得。亚伯兰慷慨,跟他信任神有关。亚伯兰经历过神让他变得更富足-物质上、灵性上。
3.比较亚伯兰跟罗得:罗得做决定行事凭眼见;亚伯兰确定行事为人要听神的话。这就是一个属灵的人跟属肉体的人的区别。罗得离开后,亚伯兰继续留在应许之地迦南。面对饥荒危机,在创13:14-17,神的话再次临到,重新确认对亚伯兰的应许,神要保他的生命,赐他后裔,赐他迦南地,不过神要亚伯兰纵横走遍迦南地。亚伯兰听见,像孩子听从父母一般就去行了。他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居住,为耶何华筑了一座坛。
[37] 艾伦·罗斯:《创造与祝福—创世记注释与信息》,页。
[38] 罗伦斯·端纳:《创世记文学诠释》,页99。
收听进深课程:希伯来书第10-16课你曾否注意过那些不曾被人管教要认错悔改,也没有经历过赦罪之恩,因而活在愧疚与谴责中的孩子?与那些心中没有谴责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缺少了清澈的眼神和自信的脸庞。圣经说:"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诗34:5)那些承认己过,又因过错痛悔不已,并渴望改变自己行为的孩子,他们的仪表容颜与那些想隐藏己过,也不想做任何改变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 认错和悔改,是我们必须坚持并督促孩子的两个生命原则,因为若不认罪,孩子与神之间就会竖起一道高墙。悔改的字面意思是: "回转,并决定不再去做。"当孩子们说:"我做了这件事,我很抱歉,我不会再做了。"这句话便将悔改的字面意思完全地表现出来了。如果不这样认罪悔改,孩子就无法挣脱罪所带来的捆绑,那种捆绑就会显在他的脸上和性格行为上。 神对那些违抗他却不悔改的以色列人说:"你们在那里要追念玷污自己的行动作为,又要因所做的一切恶事厌恶自己。"(结20:43)我们的心会对未认与未悔改的罪产生自我厌恶的感觉,这也正是我们的本性,而其中的一种表现便是低落的自我形象。如果没有人教导孩子要认罪悔改,这些失败与内疚的感觉就会逐渐毁灭孩子的生命。 我也曾在发现孩子的过错之前,就先从他们脸上察觉出那个过错。孩子们常常对我说这种事令他们烦极了,因为他们想逃也逃不掉。 "如果你们做错了事,圣灵总是会先告诉我,"我告诉孩子们: "那是因为我求神向我显明一切我需要知道的事。"每当我看见孩子们那开朗明亮的面容因着欺瞒而笼罩一层阴郁时,我就会求神指明我一切隐而未现的过错。而当孩子认错悔改,并接受适度的惩罚之后,他们的脸就会焕然一新——仿佛一种重担、黑影从他们身上被挪开了。罪具有*性,不认罪,我们就会颓丧,因为罪会扭曲并阴郁我们的形象。承认过错并存心悔改,就会带来光明、生命、自信、自由。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必须求神显明、暴露并照亮一切在孩子心中生根的隐藏过犯,好让这些过错此刻就能被对付清楚,而不是等后果严重不堪时才去处理,"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诗44:21)我们很确定一切隐藏在孩子内心的罪恶, 都将以令人厌恶的方式自动显露出来,现在便是逮住这些罪恶的时候了。"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结18:31)。求神照亮你或你孩子心中一切隐藏的罪,好让我们不因而付出身体或情感的代价。 罪会导致死亡;悔改则导致新生。我们的悔改并不是让神来发现什么,他是无所不知的。悔改乃是给我们一个良机去洗刷罪污;悔改给我们机会能重新开始。我们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都需要这两者。 祷告 主啊,我祷告求你赐给________(孩子的名字)一颗对错误快快悔悟的心,愿他对这些过错能真正悔改,好使他可以蒙赦免、得洁净。帮助他明白你的律法是为着他的益处而设立的,你的要求——认错悔改,必须成为他生活的一种方式。赐他一颗渴慕的心能活在你的真理中,愿他能像大卫那样说:"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诗51:2,10~12) 主啊,照明一切隐而未现的罪,好使这些罪都被对付并蒙赦免。你的话语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32:1)我祷告求你使我的孩子永远不压抑心中的罪,而是有一颗愿意翻然悔悟的心,并说:"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24)愿他不活在愧疚与谴责中,而是清清楚楚完全明白他在基督里所蒙受的宽恕。我祷告使他永远都能仰望你,并拥有容光焕发的面容。 大能的利器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约壹3:21~22)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赛55:7)所以主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结18:30)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28:13)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3:19~20)
你的祷告与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经计划》
3月6日读经计划
诗73
那鸿书1.2.3.贵胄(宙)商贾(古)
来7
读经问题
1.有哪卷书是关于尼尼微的默示?
2.耶和华神认得什么样的人?
3.曾经尼尼微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4.尼尼微大城遍地死尸的原因?
5.麦基洗德哪些地方像神的儿子?
每日与主同行读经计划
读经:斯5-7章
今日灵修:有果效的祷告,是预期它会按神心意,按所求的发生。一间教会为求雨祷告,当人来了,牧师问:“你们相信神会赐雨吗?”会众说:“相信”“但你们的雨伞在哪里?”弟兄姊妹,你们的雨伞在哪里?
对孩子的心理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