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生态视角经典再读

《花影流年: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 的女作家。在当时那十里洋场的意乱神迷中,一代才女张爱玲像一枝气质媚人的蕙兰,飘散着一缕幽冷的香。她用敏感的笔触,澎湃的激情,喷涌出闺阁的意味、洋房的欲望,抒写了一个个淋漓尽致的灵*。

  植物是张爱玲文学作品中体现地域性的一个重要背景,其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植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地区的凤凰木、鸡蛋花、象牙红、圣诞花、朱瑾、棕榈、木瓜、菠萝蜜、椰子等植物体现了浓厚的岭南地域特征,这些岭南风情的植物描写是张爱玲关于香港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细节。而垂柳、桃花、紫藤、蔷薇、迎春花、牵牛花、白玉兰、水仙、梅花、腊梅、栀子花等又是江南一带的典型植物,在描写江南的作品中有着极细腻动人的刻画。张爱玲书里有大量的妙语,意象独特,妙喻精彩,其中有关植物的意象众多,比如:“她再年轻些也不过是一棵较嫩的雪里红──盐腌过的。”再比如:“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还有“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等等都非常别致,可以罗列成一章。

另外,有关植物内容的服装、作为食品的植物也都丰富得可以独立成章。总之繁花似锦、春意秋色,植物的世界里一草一木也动情演绎着红尘间的悲喜缠绵,字里行间飞舞着的故事情节、生活情趣、苍凉情感的背后,有着不能忽略的花草藤木的烘托。

  《花影流年: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是一部专门研究张爱玲笔下的植物世界的佳作。该书作者蒋春林女士是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具有计算机和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爱好文学和植物摄影,出版过《 芳菲:〈红楼梦〉中的植物世界》《华园植物记》。本书从文学评论和植物鉴赏的角度研究了张爱玲作品中一个侧面的美,并将这份美挖掘得更深、更动人、更令人惊艳。同时配备大量精美的写实或写意的植物照片,全是作者原创摄影。蒋春林从文字、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植物和文学世界的趣味和韵味。该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对读者来说是一场芳香的阅读旅程。

  红色是最能代表南国植物的色彩了。在张爱玲这些香港背景的作品中,红色的植物比比皆是,凤凰木、杜鹃、木槿、圣诞红、象牙红。南国花木饱受阳光雨露,热力奔放,激情四射。“到了浅水湾,他搀着她下车,指着汽车道旁郁郁的丛林道,你看那种树,是南边的特产。英国人叫它‘野火花’。流苏道,是红的么?柳原道,是!黑夜里,她看不出那红色,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剥落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她仰着脸望上去。柳原道,广东人叫它‘影树’。你看这叶子。叶子像凤尾草,一阵风过,那轻纤的黑色剪影零零落落颤动着,耳边恍惚听见一串小小的音符,不成腔,像檐前铁马的叮当。”这是流苏初到香港,他们见面的当晚,在南国浪漫的异域情调,奇异的氛围下柳原给白流苏介绍的本地特色植物凤凰木,黑夜里虽然看不出红色,但是直觉里觉得红得不可收拾,而且红得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柒红了。这个时候的他们,有重见的欣喜、猎奇的亢奋,复杂的心情彼此掺杂着。同样的凤凰木,在《连环套》里却是:“水乡的河岸上,野火花长到四五丈高,在乌蓝的天上密密点着朱砂点子。终年是初夏。初夏的*昏,家家户户站在白粉墙外捧着碗吃饭乘凉,虾酱炒蕹菜拌饭吃。丰腴的土地,然而霓喜过的是挨饿的日子,采朵草花吸去花房里的蜜也要回头看看,防着脑后的爆栗。睡也睡不够,梦里还是挨打,挨饿,间或也吃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食物。”这里凤凰木被称为野火花,衬托出贫穷劳累、穷乡僻壤的广东农村里的典型景象,在女主人翁霓喜的记忆里是关联着饥饿、挨打的成长经历,反衬着的是她惶恐、无助、绝望的心境。在《沉香屑·第二炉香》中,张爱玲写道:“但是华南大学的空气不是宜于思想的。春天,满山的杜鹃花在缠绵雨里红着,簌簌落落,落不完地落,红不断地红。夏天,你爬过*土的垄子去上课,夹道开着红而热的木槿花,像许多烧残的小太阳。”而在《连环套》中:“大红花是扶桑,小红花也许是另一个小点的品种悬铃花。常绿小灌木,常年开花,外形似朱槿,悬铃花花瓣螺旋卷曲,呈吊钟状,又形似风铃,又名灯笼扶桑。鲜红的花朵向下悬垂。花瓣略左旋,不若其他朱槿类会完全展开,它的花瓣永不打开的,只有雄蕊和雌蕊细长突出伸出花瓣外,全花有如少女含羞紧裹红袍,所以又叫做大红袍或卷瓣朱槿。看似含苞,却是永不开放的花。”北方常见的木槿在南方长得并不好,种得也少。南洋种的木槿其实是扶桑,这个平凡的随处可见的生机勃勃的花却拥有扶桑这个神秘古老的名字,另有别名佛槿、朱槿、佛桑、大红花、朱槿牡丹、日及等,日常人们称为大红花。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传说生自东海日出之处,其叶如桑,而且两棵往往同生互相依倚,所以得名扶桑。传说太阳就出于扶桑之下。扶桑虽然常年开花,但每一朵花花期极短,朝开暮落,生死都伴随阳光,所以又叫日及。在《茉莉香片》一文中,张爱玲写道:“在茶烟缭绕中,您可以看见香港的公共汽车顺着柏油山道徐徐地驶下山来。开车的身后站了一个人,抱着一大捆杜鹃花。人倚在窗口,那枝枝丫丫的杜鹃花便伸到后面的一个玻璃窗外,红成一片。衬着后面粉霞缎一般的花光,很有几分女性美。那公共汽车猛地转了一个弯,人手里的杜鹃花受了震,簌簌乱飞。前面站着的抱着杜鹃花的人也下去了,窗外少了杜鹃花,只剩下灰色的街。窗外的杜鹃花,窗里的言丹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石榴、红踯躅、清明花等,在西北被称为山丹丹,在朝鲜被称为金达莱。杜鹃花先花后叶,粗生粗长,生命力极为旺盛,红色杜鹃最为常见,早春开花的时候,满满的花朵簇簇拥挤在一起,灼然如火,开得见花不见枝,明亮醒目,热闹非凡,因此也叫映山红。在《连环套》一文中,张爱玲写道:“靠墙地上搁着一盆绣球花,那绣球花白里透蓝,透紫,便在白昼也带三分月色;此时屋子里并没有月亮,似乎就有个月亮照着。”在《怨女》一文中,张爱玲写道:“路边的冬青树每一片叶子都照得清清楚楚,一簇簇像浅色绣球花一样。”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阳花、洋绣球、粉团花等,会根据土壤的酸碱性而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其伞形花序由百花成朵,累累如雪球,团团如绣球,摘下来可以直接当绣球去砸了,故名。其实花不是花,只是萼片而已。庭院里小路旁将紫色、蓝色、红色、白色的绣球花种植在一起,一大朵一大朵的碗口大的,亲亲密密地聚在一起,小路被绣球花覆盖着迤逦而去,是凄美得有点悲哀的意境。

  《花影流年》一书研究了张爱玲笔下文学与植物的珠联璧合相映生辉,这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蒋春林的研究文章充满植物世界的姹紫嫣红和清新芬芳,温柔敦厚,雅俗同体,既得语言之趣,亦明生活之美。她本着对张爱玲小说的热爱,留意花花草草,不避细节琐屑,从植物书写中发掘义理、经营智趣,从植物学、生态学、物候学进行细致解读,得出很多令人叹服的结论。全书文字曲中有直,密处能疏,平实之中蕴含灿烂,低处独语也常让人豁然开朗。

赞赏

长按







































皮肤病治疗医院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tz/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