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十年获奖作品我的房子

来源:凤凰网房产

导语: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见证了成长和变迁。凤凰网房产在成立10周年之际,发起《我家十年》回忆征集大赛,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分享你与房子、家人的故事。

汪立投递的《我的房子》,获得此次征文大赛二等奖。

征文如下:

十年前,当我住进这房子的时候,北阳台外面的那棵喜树还只是个小娃娃,不过一人多高,瘦骨伶仃,小区路边上的那些樟树、广玉兰、柳树也皆如此。我从北阳台可以一眼看到小区外头的翡翠路,以及路北边的翡翠湖。

我还记得更早些时候,从毛坯房里看到的翡翠湖:一片如同小村子一般的湿地,蹁跹的白鹭如同天上的居民,怡然生活在此处。

只看一眼我就喜爱上了这块地方。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这里就是尘世中的一块净土,可以让人留驻精修,脱离俗庸羽化登仙。你看,就连仙人的坐骑不都留恋不去?

经过十年,翡翠湖从湿地变成了公园,美仑美奂,少了白鹭翩跹舞姿未免遗憾,但湖中多了几只野鸭和鸳鸯,堪堪弥补一二。

至于那株喜树,早已长大,树梢已探到六楼屋檐。春有盎然绿意,夏有树影婆娑,秋风穿枝打叶,冬雪压弯枝头,实乃居家良伴。

今年夏天,北阳台添了新领居。我不知道壁虎是怎么爬到五楼的玻璃窗上的,武林中有一失传绝学即叫壁虎游墙功,想必创此功夫的壁虎大师确是视高墙为无物吧。

壁虎安静地趴在窗户玻璃上,露出惨白的肚皮,似乎一动不动。但这肯定是假象,因为过段时间去看,往往它早已不在原来的位置,而且一直在窗外扑打着翅膀的趋光飞蛾都消失得干干净净——想必有大部分落入了壁虎的肚中。

我对壁虎的观察通常在洗碗时进行,因为北阳台被我们改成了操作间,洗碗洗菜切菜剁肉皆在此。这也是家庭的烟火枢纽,直通家庭成员的胃袋。可谓“重地”,闲人免进。

在里面忙活的通常是太太,我偶尔客串。只有前几年,单位离得近下班又早,我充当了一段不短时间的“煮夫”。君子远庖厨已是遥远的绝响,绝不适合当今国情,我虽手艺一般,但倒是蛮喜欢下厨做菜。看着红红绿绿的原材料,在锅炒鼎烹之下,调和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这同样也是种成就感。更何况,“治大国如烹小鲜”,菜烧得好,乃至悟透烧菜的道理,或许能在人生路上更进一步也说不定。

书房在厨房的西边,里头放的都是精神食粮。原本大发宏愿,想把三面墙都打上书橱,被太太严词拒绝,只做了最西边的一堵书橱墙。墙上共有30个60公分宽、35公分高的空格,用以藏书,每格大致平均可藏书30本左右。墙上另有抽屉12个,算是相当宽敞,不知羡煞了多少书朋文友。

书桌被安置在北边窗户下,正对翡翠湖,现在同样是那棵喜树的势力范围,抬头见喜,寓意很佳。书房窗户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是邻居外公八十岁时手书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很爱这副字,既爱书法也爱内容,唯以此自勉也。

餐厅设了一面照片墙,有父亲和我在*山的合影,我和太太第一次长途旅行的合影,也有太太家的全家福,还有年轻时跟同样年轻的邻居们一起去东石笋时的照片。用餐时一抬头,总能看到满满的回忆。

客厅原本陈设简单,但自从养猫,家伙什就逐渐多了起来。猫笼,猫窝,猫爬架,猫抓板,逗猫棒,猫的玩具等等,幸好客厅较大,还能放得下。客厅里的沙发、茶几、电视柜、空调、角几和鞋柜等等家具家电,并不是一次添置的。

刚成家时,囊中颇为羞涩,除了基本的家庭建设,几乎没有余力置办更多,连电视机都是丈母娘送的。后来慢慢好了一些,这才一一添置完整。这十几年里,电视机换了大一些的,沙发从布艺换成了皮的,柜式空调和暖气直到近几年才走进家门。可以说,客厅就是我们家庭的发展简史,一针一线一砖一瓦都见证了家庭的发展和变化。原本墙上挂着的时钟是太太十年前购置的,上头有只小鸟,每当整点报时都会出来“鸣叫”,乃是太太的心头好。没想到今年钟坏了,寻遍维修的地方也找不到合用的配件,只得换了一只石英钟,用到现在还不习惯——钟犹如此,人何以堪!

南阳台的地面铺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这是太太和我在东二环红旗建材市场挑的,据卖货的老板说极少看到有人在家里用这种石板,足以看出太太在装修中的用心和品位。顺便说一句,这房子装修时,恰逢我调去外地工作,可以说房子是太太一手打造的安乐窝,我无甚贡献,甚为惭愧。

从南阳台向外望去,两栋楼之间建着一座木制凉亭,凉亭边上有棵合欢树,每年夏天,满树开着毛茸茸的粉色花朵,如雾如岚,美丽非凡。“萱草解忧,合欢蠲忿”,这是一棵好树。

假如我有一座院落,除了樟树和桂花树,我还想种上栀子花、紫叶李、广玉兰、腊梅和合欢树,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嗅到花香,看见绿影。只是城市居大不易,别说院落,能有套自己的房子已实属不易。好在这些花树,小区里头都有,只要用心,四季之景轮转不息,广义上也是我房子的一部分。

太太问我为什么不把题目改成“我的家”?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我们的房子当然就是我们的家,但是假如有一天离开这里,难道我们就没有家了?不,只要我们还在一起,我们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家人们可以生活在任意一栋房子里,无论大小贫富;但却不是每一栋房子,都有资格被称为“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zp/12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