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菲莉娅》米莱
油画现藏于英国伦敦泰特不列颠博物馆
她与花儿一并落入那正在低泣的小溪中
服裳四散飘淌
像人鱼一样
那衣裙使她浮荡在水面上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场
奥菲莉娅,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哈姆雷特》中仅有的两个女性角色之一,米莱的这幅《奥菲莉娅》以极工细精湛写实技巧和神奇的画境创造,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画坛和观众,这可以算是他最出名也是‘奥菲莉娅’这一题材标志性的画作。
米莱选择了《哈姆雷特》这一悲剧中 的一段平静、超脱的情节,画里框间没了悲剧气氛,但其精巧之处其实并不在模特,而在画里的花言草语及树木之间。米莱为了捕捉画中自然环境下所有花朵盛开的 状态,花了足有一年时间多次实地写生,而维多利亚时期人们最迷恋的也恰巧是这些花言草语,在这孤美的花卉里总是能吟唱出一曲欲语却还休的盛情。
事实上,这画中的所有花儿都有它们的寓意,内有金凤花、花贝母、紫色金钱草、绣线菊、三色堇、勿忘我、玫瑰、金盏花、红罂栗等,今天的文则侧重来谈谈《仲夏夜之梦》中仙王Oberon口中的“西方一朵小小的花”——三色堇。
浮荡在奥菲莉娅裙子中间的正是三色堇,暗喻奥菲莉娅的心意,以及永远得不到的爱情,亦呼应了莎翁用他家乡通用的对三色堇的别称——“徒劳的爱”。
“她与花儿一并落入那正在低泣的小溪中,服裳四散飘淌。像人鱼一样,那衣裙使她浮荡在水面上。”这段描绘奥菲莉娅早歾的台词,一直被誉为莎翁所写过的“最美丽的死亡”。
一如这些花儿一样。
三色堇(学名:ViolatricolorL.)是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也常栽培于公园中,是冰岛、波兰的国花。
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三色,其花瓣从白色到紫色过渡,犹如被浸染了紫色的白绸一般,故名三色堇。因其颜色搭配看起来像猫脸,所以也有cat’sface的别称,在中国也称它“猫脸花”。它的花看起来又像一张人脸,有两道高高的眉毛、两颊和一个下巴,上面还有看起来很像眼睛或笑纹的细线条,所以亦有“人面花”“*脸花”之称。
莎翁自小在英国的沃里克郡长大,对沃里克郡的各种野花和民间故事都了如指掌。他的作品中提到了一百多种野生植物,在莎翁的作品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估计就是三色堇了,《仲夏夜之梦》可能是英语文学中 一种以植物功效为主线展开情节的戏剧。
剧中仙王Oberon把三色堇叫作“西方一朵小小的花”,把它从雅典的边远地方带到了观众面前,原文是Loveinidleness,翻译家朱生豪先生则将之译为“爱懒花”。莎翁则用他家乡通俗之名称呼三色堇,叫它“徒劳的爱”,这简直是为故事中饱受爱情之苦的雅典年轻人量身定做的植物。这一寓意被沃里克郡最富才华的骄子莎翁准确地把握,写进了这么一个关于植物的诗情洋溢的故事中。
整个故事就是围绕一种奇妙的花汁展开的,森林里的乱点鸳鸯谱皆由仙王Oberon的手下Puck而起,仙王Oberon为了缓和与仙后的矛盾,派小精灵Puck去取一种“爱懒花”即三色堇的汁液,希望借此捉弄仙后一番。
这种纯洁的白色小花因为误中了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受创伤后才流出具有魔力的汁液,这种“魔汁”滴到眼睛上可以让人爱上睁开眼 个见到的人,小精灵顽皮过头趁几个主角睡着,把三色堇的汁液挤在了他们的眼皮上,结果造成了一场 和仙界的闹剧。
三色堇的汁液,便是这样被莎翁赋予了催情的功效,然,三色堇药用历史虽悠久,催情作用却不明显,只因香气香甜,极具诱惑,扰乱心神罢了。
————“字中难抒表,唯花暗藏意”————
博物精品绘已建群
由于群人数已超需邀请才能进入
想入群的小伙伴可扫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