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范思远
初中毕业于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深圳中学届高考方向理科毕业生,就读于原荣誉体系,年高考成绩分,广东省名,现就读于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
在高中阶段,参加学生会、模拟联合国、心势力联盟、学长团等学生组织和社团,并曾在心势力联盟中担任副社长。
在全国高中生英语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和深圳市特等奖,并多次获得“ 团员”“三好学生”等校级荣誉。
郝变花老师
范思远同学是一个乐观、自信、大气、坚强的女孩子。她经常举大拇指,为自己点赞、为同学点赞、为老师点赞,带给大家满满的正能量。数学是她的短板科目,但她能够积极寻求帮助,坚持每天两到三小时的数学学习。在频繁的数学测试中,她也经常会遭受挫折,但短暂的沮丧之后,能很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可谓愈战愈勇。高考时,当很多人说数学题很难时,她可以自信地说是该她上场的时候了,展现了深中人的特质,最终以分的高分考入复旦大学。虽然没有完全如愿,但是她清晰的生涯规划给复旦和上交的招生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希望她能到自己的学校深造。我想不管范思远走到哪里,她都会是那个永不言败的人,都会是那个乐观、自信的人!祝愿这个追梦女孩儿的未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社团生活:成长与取舍
在东校区的时候,在与我相熟的同辈和我的老师眼中,我是那个“社团活动很多的人”。
的确,在高考方向的学生中,我参加的社团活动不可谓不多。高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生会、模拟联合国、心势力联盟等社团/学生组织,高二时又加入了学长团,担任心势力联盟副社长,偶尔在模联公关部里打杂。我参加的活动大多不涉及赛事,并不能给我简历上加上几条让人眼前一亮的奖项,乍一眼瞟过去,大概只能看出“不务正业“四个字。
但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这些活动经历带给我的影响,是难以用履历上的几行字衡量的。
在社团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策划一场完备而稳妥的活动,学会了如何组织一次高效又能综合各方意见的会议,学会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并且发现了自己感兴趣并愿意终身从事的领域。每一次和一群怀有共同目标的人相遇相聚,在向目的地迈进的路上共享失落与欣喜,都是值得被铭记的经历。
14th七单学长团
我确实无法将这些收获一下子展现在别人面前,但就像罗素在《权威与个人》中写道:“一个社会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或者至少不应该只是为了满足一种外在的观感,而是要将一种优良的生活带给组成它的个体”,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也不应该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观感或者获得他人的赞赏,而是应该将一个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一枚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灵*赋予行为主体。
但是以上社团生活的益处都建立在合理取舍的基础之上。我也曾因为社团活动太多而时间安排失衡,经常熬夜使得精神状态变差,成绩也曾落到年级两百名开外——尽管我已有意平衡学业和活动。我想,学习与社团孰轻孰重的本质是一个选择,但如果你以社团为重并因此耽误学习,就相当于放弃了在现行评价体系内迈向更高平台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必将是一件憾事。
来自深中的礼物:广泛学习生涯规划
大概在每个深中人眼中,深中都是 的。而如果让我挑选深中最有别于其它学校的两个方面,我会选择“广泛学习”和“生涯规划”。
在深中的平台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有所造诣,同时又愿意帮助你迈过了解该领域的门槛,为你敞开一个新的世界。这样的人,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老师,也可能是来到校园的校友、教授……同时,社团活动、校本课和学术讲座等平台,助力扬起广泛学习的学风。
在校本课中,我听从业金融的校友讲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听徐鹏老师讲述从盎格鲁撒克逊人到金雀花王朝的英国史,听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核工程与能源;在心势力联盟的活动中,我找到了感兴趣的领域——神经科学;在学术讲座中,我对于霍尔效应、手性异构等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我找到了我热爱并且愿意终身从事的事业,同时在深中生涯规划项目的引导下,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生涯。
在高考成绩放榜后的几天,我与多所高校的招生老师都有过交流,当我谈起我目前的生涯规划——在本科阶段通过计算机类专业打好数理基础并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在之后的求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生科,毕业后从事神经科学的科研;选择计算机则是因为即使以后改变想法不做科研,也还有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招生老师每每对我能在高中毕业之际对于自己的生涯有较为明确的规划表示赞赏。而我想,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深中的生涯教育。
在生涯课上,郭明珠老师教授我们时间管理的方法;在实践课中,我们摸索着做项目、写论文;在假期间,我们在大学、企业中穿行,试图填满“走进大学”、“职业体验”手册;在力行楼3楼,我们在Tommy老师的模拟人生游戏中,探索着规划的妙处。这些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确确实实将我们引向对于“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又该如何成为这样的人?”的思考。
生涯历奇活动小组空手扔飞机
我想,这一次次探索发现的经历,这一份份或许稍显稚嫩但满载理想的生涯规划,都是深中送给它的学子的终身礼物。
西校一年:纯粹与蜕变
两年时光匆匆过去,我们沿着书院街,走进西校区。
曾经听过学长的一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高三的生活:“把同一天过了三百遍”——每天几乎同一时间出门,经过东校区街角的时候又会看见陪儿子等车的数学组张老师,面包店里的吞拿鱼三明治又卖光了,刚刚把禁止带入教学区的面包塞到书包里就和门口的郭主任四目相对……如果说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区别的话,大概是刷的题和昨天不同。
可这样的单调也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细细回想又能翻出许多令人惊喜的片段。
比如在开学考后,查到自己数学不及格的成绩,同时靠着其它科目力挽狂澜进入了(2)班。
比如在六楼的小办公室里,被郝变花老师提问“你知道我最喜欢你身上的什么吗”。当时我眉头一皱,意识到问题并不简单,电光石火的思考后选择safechoice,遂答“大概是我会讲段子。”郝老师扑哧一笑,说“我又没听过你讲段子,怎么会是这个呢?”然后她揭晓答案:“是你身上的乐观。”后来,我想与其说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不如说我只是很清楚负面情绪是没什么用的东西,沉浸其中则是无作为的事情。
比如在生日时收到来自东校区小朋友们的祝福,在某天突然收到来自东校区小十六的明信片,心中涌入暖流的同时,想要证明自己的心情也越发坚定。
来自东校区高考加油明信片
又比如在华大联考后查收到自己高三 个数学+(听起来总觉得有点惨)。在此前+天的同数学的斗争中,我时常也有迷茫和沮丧,但此后回首,最清晰的还是每次重新振作的心情——与其说是战胜了挫折,不如说是战胜了那个倾向于逃避和安逸的自己。
说了这么多,高三和高考给我 的启示其实并非努力、拼搏云云,而是让我(也许还有很多人)的生命中,出现了 件很想做、很努力但仍然没有成功的事情。巧合、失误,有太多种说辞可供选择,却到底是技不如人。但如果就此说“我已经摸到我的天花板了,从深中毕业就是我的人生 了”,又未免妄自菲薄。对于与我同样的人,我想这只能说明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采取的方法策略等等,配不上我们曾经的野心。大学是一步阶梯,而非路途的终点;路还很长,只要向上走,我们就不会止于今日的我们。
后记
回想中考前,家长因为担心我备考太累而极力劝说我签约直升南外高中部(当然它也是很棒的学校),而我只因为十年前就读于深中的姐姐说过的一句“深中有很多很棒的社团”,就坚持将深中列为 志愿,对深中的其它方面则不甚了解。说起来很好笑,但也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最糊涂的情况下做了最明智的选择。
在深中的三年,我遇见了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虽然不是获奖感言的场合,但我还是想感谢与我相遇的每一个人。
有趣的17级16班班旗
引述深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在深中的三年太过精彩,以致于怎么过都是一种浪费。”我想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无数的“未选择的路”,但只要遵从内心,做出清醒的选择,即使浪费,也是无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