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middot盖茨斥资万

编案:

大历史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甚或地球的过去,而是整个宇宙的过去。阅读本书,教师和学生都会回溯一段旅程,它始于亿年前的大爆炸和宇宙出现。大历史吸收了宇宙学、地球和生命科学、人类史的成果,并且把它们组合成关于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之位置的普遍性历史叙事。所有社会都建构了普遍性故事,以此帮助人们理解他们在时空中的位置。然而,只有在相当晚近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学者才拼凑出一个基于科学证据之上的普遍性故事。那个故事的一些零星内容——例如,地球或许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或者现代生命形式可能是从更古老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已经为19世纪的人们所熟悉。不过,这个故事的绝大部分细节是在过去一百年中收集起来的。有幸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能够科学地理解万物如何成为现在这个面貌的 代人。《大历史》从宇宙开端开始讲起,从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地球出现、生命出现、人类起源,到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旧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城市出现、国家出现、农耕文明的兴盛,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近期和遥远未来。本书作者吸收了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以及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它们融合成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叙述,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的介绍。《大历史》不是各国历史的叠加,而是人类整体发展史。作者总结出了人类历史演进中的八大突破(书中命名为“门槛”),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某种全新事物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完成了一个飞跃。从宇宙到地球,从最初的生命到人类,从农耕文明到现代革命,作者按照从“无”到“有”的顺序,以八次突破为线索,勾勒出世间万物的产生与发展。

导论什么是大历史以及如何研究它

考察整个过去

在这本书中,我们会向你们介绍一种看待过去的新视角,它是由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在晚近建构起来的,这些学科涉及历史学、地质学、生物学以及宇宙学等。与以往相比,现在我们可以描绘更多的过去,而且可以做得更精确。因此,当前是各种历史研究的革命性时刻。

在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中,这些变化大多数发生于0世纪中期以后,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所说的精密计时革命(chronometricrevolution)的结果。

精密计时革命之前的历史

精密计时革命的核心内容,是一系列为过去事件定年的新技术。

为过去的事件测定年代的方法,是我们理解过去的基础。事实上,如果没有日期,我们也就不可能有“历史”。如果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是不了解它的序列,不清楚它发生的时间,那么,我们眼中的过去,就是一堆没有意义、没有深度、也没有真实形状的杂乱事件的堆积而已。日期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因为它们允许我们以年代顺序“描绘”过去,在时间中考察它的形状。我们如此绘制的世界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强烈的意义感。然而,仅仅几十年之前,我们绘制过去的能力还非常有限。我们只能够为极小一部分过去提供确切的年代,它们要么恰好被人们记住了,要么刚好有文献记载。

0世纪中期之前,书面文献提供了最重要和最可靠的方式以确定过去事件的年代。结果,历史意味着“通过书面文献材料考察的过去”。

很不幸,尽管书面文献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靠的日期,但是,它们也让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局限于过去很小一部分,即它们恰好阐明的那部分。于是,历史仅仅指“人类的历史”。更糟糕的是,在实践中,历史只不过是富有者和有权势者的历史,因为只有这些人能够创作书面文献(或者雇用书记官替他们完成)。由此而来的结果就是,在最近几个世纪大众识字率提高之前,历史的主体是帝王将相、他们发动的战争、他们创作的文学以及他们信奉的神灵。过去的绝大部分处于黑暗之中,绝大多数人的经历、思想和生活方式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我们无法讨论没有文字的社会,除非那些能够创作的人(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或中国史学家司马迁那样的人)恰巧提到了它们。即便如此,有读写能力的社会对那些没有读写能力的邻居做出的思考和讨论,往往有悖事实。面对文字创造之前的时代,我们更是一筹莫展。而那些时代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那些时代至少涵盖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95%的时间。 ,历史学把人类出现之前的一切事物排斥在外,尽管从18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就着手理解地质事件发生的序列。总而言之,史学家对书面文献的依赖,意味着历史基本上是关于那些会写作之人(他们只占人类很小一部分)的历史。因此,毫不奇怪,历史事实上仅仅是*府、战争、宗教和贵族的历史。

精密计时革命之后的历史

0世纪中期,测定过去事件年代的新方法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过去的理解。此后,我们能够为所有文献都未曾记载的事件提供确切日期,这些事件可以回溯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甚至宇宙的起源。

在这些新技术中,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建立在放射性测年法(radiometricdating)之上。放射性测年技术的依据在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会遵循一种很有规律的节奏,最终形成新的子物质(daughtermaterials)。这意味着,如果你有一块含放射性元素(比如铀)的材料,你就可以测量有多少子物质(比如铅)已经形成,从而能够估算出这块材料的形成时间。

0世纪10年代,以这种方式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潜能得到了重视,但是,放射性测年技术在当时还不太可靠,也不便宜,因而无法在0世纪50年代之前得到广泛使用。碳-14纪年法是最早得到广泛应用的放射性测年技术,因为这种测年方法建立在碳的一种特殊形式(或同位素,同位素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内核具有不同中子数,因此,它们的原子重量也有点不一样)的衰变之上。碳-14测年由威拉德·F·利比(WillardF.Libby)于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发。利比曾经在核武器工厂工作,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能力分离和测量特定元素(就核武器研制来说,是指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碳-14测年革新了考古学,促使考古学有可能测定5万年之前的含碳物质(包括生物有机体的绝大多数残留物)。这比文献记载的最早时间要古老10倍。很快,许多其他的放射技术得到开发,从而让我们的年代学在时间上回溯得更久远。这些方法使用了放射性物质,比如衰变很慢的铀元素,这样,人们就可以测定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之前形成的物质的年代。年,克莱尔·佩特森(ClairPaterson)通过测定陨石中铀衰变产生的铅,从而确定了地球的年龄。

其他非放射性测年法也得到开发。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基因测年。年,遗传密码(geneticcode)的活动方式被发现,此后,人们就可以比较不同物种的DNA之间的差异。(DNA是一种分子,存在于所有活的细胞中,它含有用来形成和维持分子的遗传讯息,并且将那种讯息遗传给子代的分子。更详细的内容参见第3章。)年,文森特·萨里奇(VincentSarich)与艾伦·威尔逊(AlanWilson)指出,大多数DNA会在漫长的时期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意味着,这种变化也可以被当作时钟来使用。通过比较两种相关物种的DNA,我们可以大致得知它们在何时拥有共同祖先。基因测年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自身以及对其他物种进化的理解。比如,基因测年表明,黑猩猩和人类在万年之前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个发现在人类进化史研究中引起了一场革命。与此同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开发新方法来估算恒星的年龄,并进而估算整个宇宙的年龄。通过使用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卫星——年发射升空用以研究宇宙背景辐射——传回的数据,天文学家已经得到了关于宇宙起源时间的更精确数据!宇宙形成于.亿年之前;在本书中,我们取一个约数,即亿年。

为过去事件测定年代能力发生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年,当H.G.韦尔斯(H.G.Wells)尝试写作一部“普世的”历史作品时,他承认,他无法为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年)之前一切事件提供确切的时间。今天,我们甚至能够为宇宙起源之际的事件提供合理的时间。突然间,我们能够在坚实的科学证据之上建构关于整个过去的历史,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自然科学加入历史学一起研究过去

一系列科学突破与精密计时革命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使得科学本身对过去更加感兴趣。在0世纪,宇宙学、地质学和生物学都变成历史性学科。

18世纪晚期之前,人们普遍以为,自然世界自诞生以来就很少变化。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和星系始终如一。地质学家认为,即便地貌会发生微小变化,整个地球依然如故。包括现代生物分类体系奠基人卡尔·林奈(CarlLinnaeus,—)在内的大多数生物学家认为,今天的生物物种与地球诞生之初繁盛一时的物种没什么两样。

然而,早在17世纪晚期,地质学和生物学领域就有人开始提出质疑,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化石表现出日益强烈的兴趣。像三叶虫(现已不复存在)这类生物的化石表明,物种的混杂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高山上(比如阿尔卑斯山脉)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表明地貌在过去发生了剧烈变化。很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地球和自然世界都有其“历史”。不过,如果没有确切日期,我们也就无法精确地重建这种历史。如此一来,“历史”依旧是“人类的历史”,而“科学”的研究对象依然被认为是世界上未曾随时间流逝而发生重大变化的方方面面。

19世纪和0世纪早期,地质学家、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开始意识到,过去与现在完全不一样,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于解释世界如何成为今天的面貌。于是,天文学、地质学和生物学都成为历史性学科。精密计时革命允许我们为生命有机体、地球甚至宇宙的过去创造一张精确的时间表。年DNA结构的发现(参见第3章),使得人们可以更精确地(与以往相比)考察和解释自然世界的变化。在地质学领域,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范式即板块构造论表明,地球表面在过去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它也有助于解释地球如何以及为何变化。 ,同样在0世纪60年代,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让大多数天文学家相信,宇宙本身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始于一百多亿年前巨大的“爆炸”(参见第1章)。

突然间,我们必须以全新方式思考过去。我们现在能够研究的,不是过去几千年的人类史,而是数亿年前的过去,包括生态圈、地球以及整个宇宙的历史。我们能够着手建构关于整个过去的历史!

什么是大历史?

“大历史”的主要挑战,就是建构上述那种过去。大历史试图建构关于整个时间的历史,回溯到宇宙的开端。这就是我们在本书中所做的。我们叙述了从最开始到当下的历史,这种叙述以现代科学知识的各种结论为基础。我们将看到,这种做法是了解我们这个物种——智人(Homosapiens)——在宇宙中位置的有力方式。这么做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史的内容。

思考整个过去,是整个人类社会想方设法去做的事情。思考的结果可以在起源故事(关于万物如何被创造的故事)或者所有重要宗教的主要文本中找到。据我们所知,起源故事在所有的社会中得到讲述;它们叙述了万物、人类、动物、地貌、地球、恒星以及整个宇宙的起源。它们也建立在每个社会最有效的知识之上。因此,它们为理解万物的历史提供了一幅路线图。这些关于过去的“地图”很有影响,因为它们帮助个体理解他们自己如何融入这个关于宇宙和地球上生命的故事之中。

在大多数社会的教育中,起源故事似乎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一个社会的年青一代接受最初教育时,起源故事就得到讲授。因此,大多数人都了解他们自己社会对万物起源的解释。据我们所知,即便最古老的社会——从澳大利亚到法国再到美洲——也会在岩洞的墙壁上绘制一些奇怪的形状,或者创作一些雕像,它们意味着起源故事的存在。

不幸的是,今天,我们的中学和大学不再讲述任何类型的起源故事。这也是大历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它能够扮演起源故事在大多数早期人类社会曾扮演的教育角色。与其他起源故事一样,大历史也是建立在我们能够获得的 知识之上。就目前而言,这些知识来自现代科学。在现代世界,科学是知识的主要形式。它的根源可以回溯到17世纪科学革命。科学知识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其基础在于严格使用经过仔细检测的证据。

因此,把大历史视为一个现代的、科学的起源故事是十分有用的。它还提供了某种宇宙“地图”,你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它与传统的起源故事有所不同。首先,它是科学的。也就是说,它建立在现代科学的 成果之上。与以往的起源故事相比,它建立在更多的知识之上,这些知识在许多不同社会得到严格的检测,因此,比传统社会可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和精确。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现代起源故事完全超越了所有其他的起源故事;不过,我们可以大声宣称,在当下这个受到现代技术和现代科学改变的全球化世界,它显得卓尔不群。

大历史与传统的起源故事还存在另一个差异,即它的普适性。大多数起源故事是由某个特定社会为自己建构起来的,它们往往强调不同集群之间的差别。大历史试图建构一种普遍适用的起源故事,它利用世界各地的科学知识,期待着在德里或迪拜、都柏林或丹佛都同样合理。今天,建构一个真正具有普遍性的起源故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正面临各种挑战,例如核战争威胁和全球变暖问题。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独自解决的,需要全世界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然而,奇怪的是,现代中学和大学很少讲授普世史(universalhistories)。相反,我们在以一种零碎的方式学习这个故事的不同部分。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的内容不是人类,而是自己的社会;我们学习美国历史或俄国历史或中国历史,这取决于我们就读的中学在哪儿。我们很少学习人类史如何与自然世界联系在一起。我们可能会学一丁点儿化学或地质学甚至天文学知识,但是,这基本上无助于我们考察这些不同知识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讲授一门新的、具有科学依据的普世史,这种历史包含所有人类社会,并且将它们的历史置于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宏大历史背景中。据我们所知,本书是关于大历史的 本现代课本。在书中,我们将考察现代科学能够告诉我们的一切:与宇宙、恒星(宇宙中 的物体)、太阳系和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以及我们这个物种即智人的过去相关的一切。

这个故事的基本形态:不断增强的复杂性

研究整个宇宙的历史似乎是一项令人畏惧的工作。不过,我们会发现,从许多方面而言,它并不比讲授一个大国(比如美国或俄国)的历史更艰巨。关键在于,我们一开始就要对这个故事的整体形态有清晰的认识。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事实在于,有一条线索贯穿整个故事:那就是宇宙出现亿年以来越来越复杂的事物的出现。复杂事物具有多种组成部分,它们精确地排列,从而产生新的属性。我们将这些新属性称为突现属性(emergentproperties)。

我们不会假装要描绘出现的一切新事物,或者宇宙某些部分变得更复杂的所有阶段,我们只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zp/5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