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楷
深中学子
深圳中学届高三(1)班毕业生,获清华大学降30分录取资格,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曾获得、年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年ARML团体赛全球第6名、第10名和首届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二等奖。高一、高二段考成绩位列年级前2%。
班主任李绍明老师
小秦同学是我的英语课代表,高三一年,相较于其他同学,我对他多了一份严厉,因为我总觉得他一直没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他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学习上,总能花相对较少的时间,取得很好的效果。各科均衡发展,总成绩也一直位居年级前列,曾跻身年级前三。竞赛班英语单科成绩差异性大,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也大,高三一年他是我英语教学最得力的助手,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为竞赛返校学生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他还具备很强的正义感,经常能就班级建设以及学校重要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付诸实际行动,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清华一定能继续绽放光芒。
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凤凰木下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以我的拙笔不足以尽数道来。夜深人静之时,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我似乎看到了四年前在“寄得爱”上写下心愿的那个少年......
01
次以学生身份踏入东校区,是初三时来参加考试。文体三大屏幕里展示着学长们忙碌却充满惊喜的高中生活,讲台上的国体学长对校园文化和成长经历侃侃而谈。我在时间笺上写下对高中生活的憧憬,心中不禁为选择深中而暗自喜悦。
转眼便是高一开学,中考校状元的光环让我在对待高中课程时多少欠了点认真,习惯性地沿用原来的学习方法。竞赛、课内都是如此,自然在高联和期中考试中收获了许多“扎眼”的排名。
六七十的分数和三四百的排名不啻于一记耳光,终于让我清醒过来。好在能力还在,于是我买来几本辅导书,利用作业以外的时间慢慢把它们做完,没想到真的起了作用,期中的时候还是三四百的排名,到了期末就少了一个零。
好用的学习软件(*史地)
这也是我在深中学到的 课:结果不如预期并不可怕,如果及时调整策略便可以及时止损。课内学习的成果检验周期比较短,我们完全有机会认真评估上一个阶段,并精心地规划下一个阶段。
02
高一时,我 次接触实践课程,也是 次带领队伍完成一个长达半年的课题。当时我们选择的课题是研究深中学生的睡眠情况,这个课题看起来容易,实则不然。
在正式印刷问卷之前,小组平均三天开两次会,讨论研究的方向、内容、数据处理方法等。我们针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选项反复修改,仔细揣摩受访者的心理以尽可能获得更真实的作答。
为此,我们甚至在组内进行了试点,根据他们的反馈又进行了人性化的微调。最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自习课间与组员一起在各个教室偷偷摸摸发放问卷,成功地获得了四百多份认真填写的回答。为了呈现完美的结题报告和论文,我和几位组员每天花大量时间整理数据、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撰写出六千字的论文并制作了一份精彩的PPT。
一部分纸质问卷
实践老师始终跟进我们组的进度,也将全组的努力看在眼里,这个坚持一学期的课题最终让我们获得了“ 实践小组”称号。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很多后继的小组或是继续我们的课题,或是沿用我们的表格,或是选用我们独特的调查方式。
担任组长确实是一件很磨练人的事情,各种鸡毛蒜皮和技术性问题多如牛毛,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自身成长的过程。用指导老师的话来说,“这是一次圆满的调研活动,你们表现出的极高的素养将会助推你们走得更远”,正如尼采所说:凡是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03
竞赛是我来到深中的缘由,也是贯穿三年高中生活的主线。
作为一名纯粹竞赛生的日子是闲适的: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听课,自己决定要看什么书,甚至可以在下午和同学们来一场益智游戏。没有需要按时上交的作业,也没有督促纪律的老师,但是竞赛也同样是一个付出和回报对等的“游戏”。
高一的时候,我还没有下定决心完全转向竞赛学习,却又在年高联意外取得省一等奖(排名靠前)的好成绩。彼时的我并没能清楚认识自己的水平,以为继续快乐竞赛便可以在来年考进省队。直到寒假密集的测试来临,才发现相较于其他人,自己已经落后太多。
n分之一的竞赛资料
太晚才进入停课竞赛状态既是不幸亦是有幸,不幸的是竞赛方面的积淀太少,有幸的则是在课内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即便是我在高联前半年就开始终日停课的生活,也未能挽救不重视竞赛带来的恶果:错过飞签、没进省队、无缘秋令营,这也成为高三必须认真对待高考的直接原因。这是我从竞赛经历学到的惨痛教训:付出多少,便会收获多少,一分耕耘即有一分收获。
参加北大金秋营
竞赛的经历给予我很多,它带给我的绝不仅限于熟练掌握一门学科。系统的训练帮助我建立长于建模和分析、敏锐的思维模式,而这样的思维方法在处理大多数问题时都将大有裨益。只要未来还是学习理工科的专业,曾经的竞赛经历便会有很大的帮助。
04
在忙于备战高联的高二暑假,我忙里偷闲跑到清华参加暑校。也幸亏有这次经历,让我能够摸到清华的边。
在暑校的日子是充实的,时常在偌大的校园里到处闲逛,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谈天说地,自然也对大学有了更多的憧憬。
清华初印象
七天的暑校日程不仅有游览和讲座,还有与自招密不可分的一场考试。虽然高一、高二太重视课内导致竞赛水平不理想,但因此课内知识还算牢固。暑校考试数学难而其他科简单,于我极度舒适,帮助我在暑校拿到了良好的评级。这么看来,太晚转入停课也不全是坏事嘛。
不如意的高联之后很快就要转入犹如学习机器的高三状态。从悠闲的竞赛生转为朝七晚五的高考生相当折磨人,我曾经创下三天迟到四次的记录,差点被通报批评……好在高三的老师为了一班的三十个“野人”花了很多心血,班主任李老师也经常“凶神恶煞”地批评我们。高三一班最为常见的声音,一是李老师称我们写的作文为“用左脚写的”,二是陈老师为糟糕的成绩痛心疾首,三是廖老师反复叮嘱多背,多记,别错选择题。
高考前 一天的黑板
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课内成绩也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遗憾的是高考发挥失利,靠着领*的加分才与清华结缘。而领*加分又和暑校密切相关,若是没有高中前两年在课内的积淀,也许就此和清华园说再见了。
尽管高三的生活充斥着必刷题和各路考试,但我还是感谢高三这一年的西校静修帮助我涤荡掉身上多余的傲气,变为踏踏实实对待每一件事情。一环又一环陈陈相因的故事告诉我,所有付出的努力在将来都会得到回报,尽管方式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最早选择深中,只是因为决定高中继续走数学竞赛的道路,慕深中师资而来。然而深中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数学一科的收获。
凤凰木下的三年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一个锻炼各方面能力的广阔舞台,更让我懂得许多不曾明白的道理。虽然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终究还是要离开,告别那西天的云彩。毕业是开始而不是结束,作为一名自豪的深中人,我相信未来也会同样精彩。
推荐阅读
●朱华伟:办一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学
●全省 !深中7人入选年五大学科奥赛国家集训队,获清北保送资格
●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空中德育在行动
●你的梦之校到“+”啦!深圳中学首批名师精品课今日上线南方+
●青春作伴好读书
深圳中学3月9日-3月13日线上直播课程预告
●生物学助我解新冠——深中生物科组推出新冠情境学习资料
●干货推荐
深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重磅推出新冠话题学习资料
●精彩继续|深圳中学2月17日-2月28日全国线上直播课程预告来袭
●如何听?听谁讲?——深圳中学在线直播课程操作指南
●开讲啦!校长 课,清北新秀、 骨干齐亮相,深中线上直播课程全面启动!
●教者大爱,不辱使命——致深中全体教职员工
●深中课程
全国——深圳中学学习资源即将面向社会开放!●深中战“疫”进行时:人心是最伟大的力量!
●风雨同舟,与你同在——深中学生辅导中心开通线上心理辅导服务
●共度时艰,来一场精神漫游吧!
●
所有人,身在“圳”营心在“汉”,众志成城,共防疫情!深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