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走进园坂村middot

4月8日下午,“走进园坂村·缅怀蔡其矫”采风活动在紫帽镇园坂村济阳楼举办,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蓝鲸诗社、文评协会、蔡其矫诗歌研究会成员共30多人齐聚济阳楼。

蔡其矫,是中国诗歌界的一面旗帜,是晋江文坛的一座丰碑,一个光彩厚重的文学符号。为纪念蔡其矫先生诞辰周年,感受诗人对自由的热烈渴望,对故土的浓浓乡愁,传承蔡老的诗歌精神,晋江市文联联合紫帽镇*府举办了本场活动。

座谈会上,晋江诗人颜长江、吴谨程、吴明哲、李锦秋、洪安和、施勇猛、安安、*海莲等先后发言。颜长江回忆了与蔡老师的交往经历,提出了市蔡其矫诗歌研究会成立以来的任务和工作设想;吴谨程就蔡其矫与晋江诗人、济阳楼与文学朝圣、担责任与诗歌素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吴明哲围绕“四度”,即温度、纯度、厚度、高度评价了蔡老师诗歌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就打造紫帽镇文化品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市文联蔡健清副主任作总结讲话。

座谈会之后举办了“文学创作基地”授牌仪式。

踏着夕阳,晋江诗人来到了蔡老师的后山花园,在蔡老师墓前献上花圈。并列队向蔡老师行躹躬礼,表达了晋江诗人对蔡老师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蔡其矫先生的往事

清明节期间,晋江市蔡其矫诗歌研究会副会长、蔡其矫侄子蔡荣生,他以口述的形式和我们分享了蔡其矫的相关往事。

口述人:蔡荣生

口述时间:4月4日下午2时-4时

整理:董瑞婷

蔡其矫清明独爱闽南润饼菜

上世纪70年代,蔡其矫被下放到永安,他经常回到园坂来。每次回来,他就住在济阳楼,和我们家人吃住都在一起。他一回来,就会有一些文学爱好者跟着他也来到园坂,园坂也一时成为文学爱好者的一个据点,舒婷也来过。

之后,每年的清明节,蔡其矫都会回园坂来为母亲扫墓。蔡其矫一般都会提前几天回来,清明节的当天人一定是在园坂。他很喜欢吃闽南的润饼菜,而且对于吃润饼菜也很有讲究。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家的润饼菜配料非常多样。一般可分为素菜、荤菜,对于配汤也会有要求。

一般素菜有胡萝卜、高丽菜、花菜、豌豆、嫩豆干、葱花炒蛋等,荤菜有五花肉、海蛎、虾仁、鳊鱼、鱿鱼、鱼卷,配菜有浒苔、芫荽、花生,配汤是丸子排骨汤。饼皮,蔡其矫一定要去西街一带几间润饼皮的老店购买。

这么多的食材,一般都要提前一两天开始准备。而清明节当天,蔡其矫坚持说润饼菜一定要拜过祖先之后,大家才能食用。吃润饼菜的时候,蔡其矫总是要将各种食材包得满满,吃的时候,得两只手都有点拢不圆。但就是这样,他吃的时候,大口大口的,津津有味,一点都不顾吃相如何,让人光看着也眼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清明节固定返回园坂以外,平时蔡其矫也会回几次园坂。他非常喜欢花木,后山的不少花草就是他买回来的。比如木棉、竹子、凤凰木、刺桐、紫荆,他和我爸爸一起种。因为我有车,有时他也会招呼上我和他一起到南安丰州去买花。他买回来的一些盆栽就放在后山花园里,有时候会被人拿走,他说丢了也没关系,到别人家里也是花。但是他却不容忍人家破坏或 花草,有次还因为有人毁坏了院子里的一棵树,他专门去报了警。前不久,晋江市农业局对后山花园的花木做了登记,一共有70多个品种。

有时偶然买到好的花木品种,蔡其矫就会专程送回园坂来,即使赶时间来了又得赶回去。比如院子里一棵人参果,是从海南岛来的品种,是他亲自送来的。他还喜欢梅花、桂花、兰花,济阳楼院子里的兰花,还是按照他当时留下的“配方”养的,用红赤土、头发、铁锅碎片等,他还告诉我五年就要为兰花换盆。

蔡其矫有时候写信回家来,也都要问问哪里哪里的花木长得怎样了,让我们要注意照顾。

受蔡其矫的影响,我们家人也都喜欢上了花木,我爸爸都会很细心地照料。蔡其矫对于家乡是很有感情的,他生病住院的时候,让他儿子和我联系,说让我去把他带回来。可是由于他的病情严重,医生说已经经不起再乘坐飞机折腾。

听说不能回晋江来,他还一度拒绝护士给他注射治疗。

如今,蔡其矫虽然过世了,但是每年的清明节,还是有来自各地的诗友,来到园坂后山他的墓前,来纪念他。

转载自:晋江作家、晋江经济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zp/7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