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遇八凤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 疗法 http://m.39.net/pf/bdfyy/

太阳从南华山上升起,阳光清新艳丽,颜色宛如初恋的姑娘见到了心上人时才会露出的那种羞红。我开始了游览古城的文化核心——凤凰的老城区。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历经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是湘西当之无愧的*治文化中心。古城长米,宽米,原有东南西北四门。

我从北门进入城内,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事防御作用,又有在沱江汛期抵挡洪水的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电影《湘西剿匪记》在此拍摄取景)。凤凰古街由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青石板铺砌,街道两边的店铺正在营业,人来人往的显得小城一派生机勃勃。   

按照我住的宾馆提供的古城导游图,我先来到了古城的名人——北洋*府第四任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导游图上介绍的是免费景点,可是门口却有收钱的,我质疑其收钱的合法性,但无奈这位收票的妹子大有一妹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一语不发,没有交钱买票就是不让你进,无奈之下,我只有和谐了事。

熊希龄故居是一个小小的中式四合院,院子不大,中间是一个天井,堂屋内陈设有熊希龄少年读书时的用具。熊希龄自小就被誉为神童,据说“闻一知十”。其祖上三代皆为*人,到其父亲时恰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组织湘*时要求文人治*,其父感愧于自己的没有文化,遂愈发重视熊希龄的学业。小希龄也很争气,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点翰林。

其后进入*坛,为官清廉,是湘西凤凰人物的杰出代表,民国时期的*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年死于香港,国民*府举行国葬。

熊希龄先生给我留下印象的事情有二:一,首创中国红十字会,并连任三界会长直到去世;二:理财能手,首创了中国的烟草专卖制度,从此之后广大烟民抽烟算是为国纳税了。

沿着石板路来到了古城的中心广场,一座凤凰的雕像伫立在广场中央,雕塑据说出自某个大师之手,是凤凰城的标志。但我看了之后却无论如何没觉得震撼,反倒觉得这只凤凰呆头呆脑的毫无灵性,真的有些毁了凤凰城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广场旁边的影壁上有朱镕基总理来凤凰时为古城题写的名字,但细心的朱总理没题写成“凤凰古城”,因为木质建筑一般的寿命就是年,除非你用皇家才能用的金丝楠木,建筑寿命才可以达到大几百年。但在封建王朝普通人家别说用不起金丝楠木,就是你有钱敢用也是僭越,那是要杀头的。所以现在凤凰城的建筑都是后人在原址翻建的,除了古城的石板路是原来的之外,凤凰城已经当不起这个“古”字了。

循路到了文学大家沈从文故居,门票照例要收的。故居是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大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用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世人知道凤凰大多就是从沈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开始的。凤凰的男人自古就是以战死沙场为荣,沈从文也是如此,其祖父曾是清朝的贵州提督(从一品的高官)。

沈从文14岁从*,后离开*队,开始写作,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胡适的注意。年,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聘请毫无文凭的沈从文任教授(不拘一格)。这一年沈从文26岁,在学校他认识了校花张兆和,这一年张兆和18岁。从此,沈从文就加入到追求张兆和的大*中,开始了对张兆和的不懈追求。

张兆和出身苏州名门,家中四姐妹她排第三,虽皮肤稍黑但明艳动人,被称为“黑牡丹”。沈从文对张兆和“顽固的爱”得到的是张兆和“顽固的不爱”,即使是校长胡适牵线搭桥也没有成功。其后胡适与沈从文先后离开中国公学,沈从文去青岛大学教书,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给张写信,尽管没有回信。

好女怕缠郎,死缠烂打是获得爱情最有效的手段。

年,沈从文从青岛跑到苏州的张兆和家里,二人终于开始了正式的交往。这期间沈从文写了大量的情书,其文笔优美情意绵绵,大抵可以作为当代情书的范本了。

年,沈从文和张兆和结婚,“这个乡下人终于喝到这杯甜酒了”。婚后不久,《边城》就发表了,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小说中美丽纯洁的小姑娘翠翠,有着张兆和的影子。

上面说的这些甜美是婚姻的A面,婚后生活是婚姻的B面。沈从文辛苦追求的爱情终成正果,但结婚后他们在一起一定幸福吗?

结婚后,柴米油盐,生活琐事让这两个成长背景家庭出身完全不同,爱情只是建立在死缠烂打基础上的两个人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婚后精神抑郁的沈从文在年来了个大爆发,他 ,医院抢救。

沈从文活过来了,但曾经的那个极有文采的小说家死了。其后,沈再也没有写出过任何像样的作品。沈与张就像两个抱团取暖的刺猬,离得远不温暖,离得近就互刺的鲜血淋漓。

年,沈从文在家中突然发病,临死前他握住张兆和的手说了 一句话:三姐,我对不起你!(夫妻二人互称三姐与二哥,我不知这一句“对不起”是不是沈从文对当年死缠烂打追求张,反倒没有能给张幸福生活的一种忏悔?)

能白头偕老的就一定都是幸福的吗?答案就如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一样。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来不及回答就都变成过眼云烟了!

离开沈从文故居,在古城的西北侧就是凤凰城的核心——朝阳宫,也称陈家祠堂,年胡锦涛总书记曾来此参观。朝阳宫占地平方米,大门为紫红色砖墙牌楼,高8米有余,正中有一木楼式古戏台,两侧有小楼围绕。祠堂由被誉为“湘西王"的陈渠珍之兄陈开炳、陈开藩发动族人捐资所建,后成为陈氏族人聚会看戏或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在近代,在凤凰仅陈氏家族三代人就出了四个精英人物,有湖南巡抚封疆大吏陈宝箴、其儿子陈三立为同光体古诗代表人物,其孙子陈寅恪是中国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大家,其曾孙陈封怀是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这些人加上熊希龄、沈从文、田兴恕等等,一个当时仅有几千户人家的凤凰城就出了这些名人,想想此地确实是人杰地灵啊!

有时间来凤凰走一走吧,一定不虚此行。

这是凤凰城内一家规模很大的银铺,本来我只是随便转转,由于店内没有客人且听我是东北口音,老板就热情的请我一定坐下来喝杯茶。闲聊中得知老板就是凤凰人,祖上有些产业,现在这个开银铺的门市就是自家的祖产,但每月却要上缴*府不菲的租金......

为什么老板对我的东北口音特别敏感?为什么自己的房子还要给*府交租金?静待下篇揭晓。

原创游记,喜欢就点下“在看”

登山运动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zp/7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