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树213株变疏林草地广州传统中轴线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4442975.html

■为保证中轴视线通透,改造中大量修剪掉公园中轴线上榕树干高三米以下的树枝。图为改造前。

图为改造后。

■策划: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何姗方汝敏

■摄影:关人隐士刘先生

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广州第一座综合性公园人民公园(又称第一公园、中央公园)近日晋级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法律规定"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这座历史名园,近日却被动"大手术""整容"——

此"整容"是去年底开工的景观优化提升工程,目前南半部仍在围蔽施工。从已开放区域看,往昔绿荫掩映的公园大部分变成空旷而有围栏的大草坪,只留中轴线、白兰大道、公园边缘的树,以及几株古树名木,其他地方的树被抽疏或换种了稀疏几株开花乔木;古朴的麻石路也变成了花岗岩铺地。

据查,这一旨在打造"疏朗大气的城市公园"工程迁走了株乔木,新增乔木仅20株。

这一"整容"引来了众多专家、市民的反对与质疑:

"把公园里原有树木大量清除,搞成一块块圈起来看的草坪,还有什么历史底蕴?还有历史名园的样子吗?本来好端端的‘广州第一公园’,没有了历史厚重感,文物古迹的风貌被严重破坏,实在很令人痛心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李敏教授)

"东边这里的苹婆树被抽疏了,老榕树换成凤凰木,老树是这个百年公园的特点之一,我们来活动的都要求把移走的老树重新移回来!"(每天都在东侧玉兰大道旁活动的阿伯)

"以前好很多,现在纯属是为了好看、文明规范好管理,但草地多了,活动空间少了,树荫也少了。活动面积这么少,就是逼大家不要来。"(钟小姐80后从小住在附近,经常路过)

"现在改造完比一些街心公园还差,简直不给人坐,找个地方坐好难,原来无需搬椅子,现在自己搬椅子才可以休息,置多张凳子要多少钱?"(一个下午时分常在公园闲坐的大叔)

也有市民从景观、安全性点赞这一改变:

"改造后干净整洁、透光一些,以前这里树木太密集了,灌木杂乱,搞了后看起来漂亮一些。"(杨先生附近上班中午会来散步)

"现在挺好啊。以前晚上有些咸湿佬、流浪汉蹲在灌木林里,晚上十一二点从这里走过很危险。现在安全很多。"(黄先生在附近公司上班,每天会经过)

但文物专家仍坚持首先应保护文物历史风貌:

"今天的改造少了从人民公园作为一个历史名园、文物的角度考虑方案,没有把它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价值作为很重要的参考因素进行改造,现在的设计就是从当下的某种偏好出发而希望有一个所谓大气的公园。"(全国重点文物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劲)

"现在的改造针对的是现代公园问题,不是以保护园林遗产为目的。"(全国重点文物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力鹏)

人民公园:广州现代城市标志之一

城市中轴线历史风貌组成部分

人民公园园址从元代至清均为历朝官衙所在地,经孙中山倡议而建,由广州著名建筑师杨锡宗采用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进行设计,平面布局规则方整、轴线对称,植栽结合了广州地域特色。民国十年()10月12日举行隆重的开园典礼,成为向公众开放、供民众同乐的休息娱乐场所,市长孙科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命名为"第一公园"。

园内古树参天,花丛绚丽,有清初雕制的汉白玉石狮及民国15年()修建的音乐亭,现在的公园还保留有当时的大门、音乐亭、喷水池、石鼓、石狮等。年拆去围墙栏杆,在广州诸公园中率先实行免费开放。

郑力鹏教授认为:

"第一公园是广州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处于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的中心位置,今天仍是广州"原点"之所在,其规划设计,体现了现代城市公园的格局和特征,在广州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广州近现代城市中轴线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除了作为广州首个现代城市公园的开创性,人民公园作为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民国13年()3月8日,妇女运动领袖何香凝在此主持召开中国首次妇女节纪念活动,揭开了中国妇女革命历史新的一页。

民国14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

年11月,人民公园被公布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今年3月25日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公园位于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被列为近代传统中轴线重要绿化开敞空间、特色风貌片区、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改变郁闭空间,打通空间视廊

打造疏朗大气城市公园

人民公园景观优化提升工程于去年12月启动,根据相关招标文件和初步设计成果,工程以"显轴线、开界面、优空间、提品质"为设计策略,将利用率低绿地转换为活动空间,打造疏朗大气的城市公园。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优化现状中轴广场,南入口广场改造、城市原点文化空间营造、水池空间的水池、树池修复等;梳理建筑用途,优化建筑布局和休息亭廊布局;合理规划休闲活动空间:东西增加活动平台、增加复合休闲运动区等;完善园路、平台、树池、花基等园建工程;梳理植物、迁移部分树种、修剪树木、南北区域增加开花乔木等;完善导游牌、指示牌、坐凳等配套设施的工程;完善电气、给排水、视频监控等公用工程。

建设管理单位为广州市越秀区绿化养护第一工区,实施范围为人民公园,面积约㎡。总投资约.59万元。

最引人注目的是:设计成果强调"以疏林草地为亮点"。

目前已开放的区域属核心风貌区和两侧的缓冲过渡区,前者位于公园中轴上,设计方案显示:修剪中轴上周边的乔木打开林窗,梳理中下层植栽,恢复草坪原貌;新种开花乔木,展现花城形象。缓冲过渡区也要清疏植栽,恢复草坪。

此外,其他两个区域:靠近中山五路南入口处的文化展示区、南端东西两侧的休闲活动区也要更换小叶榕为凤凰木,简化中下层植栽,清疏周边植栽。

据新快报记者查阅相关行政许可,此工程"修剪长势较高、内膛枝、倾斜枝及枯枝较多的细叶榕、龙眼、幌伞枫等乔木共株(胸径11CM-CM),迁移存在株距较密、长势较弱等情况的大叶紫薇、白兰、人面子等乔木共株(胸径21CM-80CM)。

而初步设计成果显示:迁移较多的树是蒲葵47株,细叶榕20株、人面子16株。

新增乔木仅20株,为凤凰木6株,木棉6株,粉花风铃木8株。

"疏林草地"的设计是目前改变最大、争议最大之处。

人民公园为何要作此改变?

初步设计成果认为:人民公园现状绿墙充足,空间较为郁闭,视廊受限,场地活动空间较为无序;核心轴线上绿化缺乏修剪与管理。人民公园坐落于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上,南面紧邻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北面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相对,展示公园的整体风貌形象十分重要。但现状人民公园向外展示界面缺失,整体形象难以展现。

因此,策划开敞性的草坪空间减少郁闭度,改变过于郁闭的空间现状,打通空间视廊。在公园南、北端界面新增植红花乔木,包括红花风铃木、凤凰木、木棉,提升公园形象,展现花城风貌。为凸显公园中心轴线,对中轴线区域的乔木进行修剪,要求树木精细化修剪,对于保留的树木,离地面三米以下的树枝要清理好,细叶榕的气根要及时清理好,并保证中轴视线通透。

有人吐槽改造后树荫少,活动空间少,休息凳子少;有人喜欢树少开阔视觉好

专家指人民公园改造应保护文物整体风貌

■人民公园改造成疏林草地,改造后凳子少了,不少市民坐在草坪边低矮的围栏上歇息。

迁移株树,从树影婆娑到"疏林草地"的变脸,是人民公园景观优化提升工程中饱受诟病的焦点,不少专家认为其仅是从景观出发,不尊重文物保护、破坏历史名园的历史风貌,且降低绿量和生态效益,而普通市民更多是从使用者的切身感受来表达其不满:大量迁移树后树荫少了,草地面积大了但禁止入内,活动空间少了,休息的凳子少了……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25位市民,17位差评,4位点赞改造后视觉开阔,另有4人赞成改草坪,但又认为少了树荫、座椅和活动空间。

专家:迁移树太多老城市中轴景观应保持原貌

根据《文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一次迁移两百多株树对人民公园来说,这个数目太大了。公园显得太空太通透了。"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程晓山惊叹道。

她说:"公园是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有很明显的西式中轴对称风格,但同时又为了适应岭南较炎热的气候特征,种植许多大树,十字交叉的道路轴线在榕树的浓荫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中西结合典范。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园林,我不希望其风貌被改变,希望能延续一直以来的风貌。"

对于要保证中轴视线通透,因而大量修剪掉公园中轴线上榕树干高三米以下的树枝的做法,作为—年间曾经担任广州市政园林局绿化处和公园处副处长、局副总工程师的园林专家李敏教授说:"为什么希望一定要有通透的中轴线?这是用一种不合理的审美观强加到公共利益载体上的景观改造目标。人民公园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园,是一个历史名园,也是文物保护单位,应高度珍惜保护利用,不宜轻言改造。广州老城市中轴景观应尽量保持原貌,不是留下音乐亭等老建筑就行了,而应该要保护整个公园风貌,包括古树名木、植被生境和历史氛围。"

人民公园仅几个史迹

被认定为保护对象

专家指人民公园应整体保护

痛惜之余,李敏教授指出:"有关管理部门可能对人民公园没有作为文物整体保护,只是对若干建筑作单体保护,在全园景观改造前不一定有整体按文物修缮项目来履行报批程序。"

据文物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当时评审人民公园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时,只是明确当时的大门、音乐亭、喷水池、石鼓、石狮等几个史迹点作为保护对象,而不是整个公园。

曾参与评审人民公园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陈玉环表示公园的保护范围应是整个公园,包括空间格局、中轴线、历史环境。人民公园在近现代历史上有重要价值,大树、灌木等植物也是很重要的价值要素,它们也见证了历史,也是岭南气候需要的,只是因为经历了各种变化,现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少了,我们认为应尽量抢救现有的史迹点。

据曾参与人民公园景观优化提升工程中音乐亭修缮方案评审的全国重点文物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劲透露:

"当时我们在音乐亭的修缮方案里看到,有一张杨锡宗的公园设计图。我在评审会上提过,人民公园的文物本体应该是整个公园,应该整体保护。这是著名设计师杨锡宗的作品,杨锡宗的设计对象不是音乐亭或牌坊,而是整个人民公园范围。公园是由很多内容组成,包括平面布局、轴线关系、重要节点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富有地域特色的植栽,都应是保护对象。"

根据人民公园张庆红在年撰写的文章《广州府前市民广场绿化养护技术初探》,其时公园内乔木大多是建园早期种植的,树龄均超过六、七十年,大部分是乡土树种,共株。为了保持人民公园历史悠久的绿化风貌,公园保留了大部分乔木和草坪。

李敏教授认为:"一个历史名园的形成一般需要三五十年,树木要慢慢长大,因此,年10月建成开放的人民公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应该是面貌比较好的时候,比较接近于造园设计初衷。后来园内树木因维护管理不当而有些杂乱,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乱种的树木,导致有些地方长得过密。所以,适当进行植被梳理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大变风貌。"

曹劲则表示:"城市的历史景观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在做设计时要做价值评估和现状评估,现在还留存了哪些价值要素,今天还有没有可能继续保留下去。但现在的方案没有把人民公园整体当作文物来全面考虑,少了这个评估的过程。"

市民:"树少了,想晒死人吗?"

市民:"树少了,阳光灿烂好补钙。"

作为广州首个拆除围墙的免费公园,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不仅是附近生活、工作的市民休闲娱乐运动之地,也是喧嚣都市中的一方绿洲,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吐槽最多的是迁移树木:

"现在草地多了,树少了,只有中间几棵,北边这片很多树被砍了,我看着它们被移走。以前树多好啊,公园是想晒死人吗?"(钟小姐80后从小住在附近,经常路过)

"以前进入公园,最大的感受是树木遮天蔽日,树影婆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巨大的榕树与榕树的‘胡须’,是童年的回忆。有‘胡须’的大榕树,仿如见证历史的老人,是有灵性的,都是陪伴着我们几十年光阴的好朋友,为我们遮阳挡雨!是属于几代广州人的,也是城市记忆。看着他们一个个消失,是不舍得!应该尊重树木,尊重生命,尊重城市的文化特色。"(古粤秀色)

但是,也有一些市民喜欢"疏林草地":

"现在树少了,阳光灿烂,大家有地方晒一晒,补补钙,需要遮阴时,可以走到树下。"(陈先生住附近,每天都会来散步)

"改造后空旷一点,视觉好点,不热的时候就挺好。"(一位在附近上班的市民)

"现在改造完,更开阔,更能衬托市政府。"(梁伯(50后,小时候也经常来,现在带孙子过来玩)

专家:郁闭度几达%,

迁移一些树是对的,但不要过头

对于"疏林草地"带来的生态影响,一位园林与植物专家分析道:"生态效应主要是看绿量,绿量是单位面积上的叶片的多少,有叶片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绿量最低的是草坪,最高是树。"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李敏教授批评道:

"现在这样改造使整个公园的绿量大大降低,生物多样性也削弱了。在广州这样高温高湿的南亚热带地区,疏林草地并不实用,广东人历来偏爱园林环境有比较好的树荫。中山纪念堂是疏林草地,那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堂庭园,整体空间需要有庄重的仪式感。而人民公园是要让市民欢乐游憩的地方,原来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树荫,不应贸然毁掉葱茏植被改种草皮。"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程晓山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全广州市所有的绿地都在搞疏林草地,这段时间群众反映砍了很多树。"

她说:"我不反对做疏林草地,这也是一种很漂亮、很有特色的种植风格,能够体现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但一个城市的绿化造景不能只有一种样式,需要因地制宜,该密的地方密,该疏的地方疏,做到空间开和变化、疏密有致才是对的。

她担心:"这些树已经上年纪了,这么大年纪的树断了根,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会不会在移的过程中就自然死亡了?"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人民公园的树随着树龄的增长,冠幅不断增大,郁闭度差不多达到%,看不到天了,这会出现树木内斗的问题,自己跟自己抢阳光,导致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有些树你不管它,它也会自然被搞死。所以这时候移走一些树,疏开一点是对的,但不要过头。"

草坪增加,挤占了活动空间

坐凳减少,市民坐在草坪围栏上

"疏林"被批评,草地也并不受欢迎。改造后新种的草坪都加了围栏,插着"足下留情,脚下留青"的牌子,反对的市民认为草坪挤占了活动空间。

"以前草坪面积没那么大,多数是麻石地,很多树,老人家们在树荫下的麻石地上打太极、跳舞,现在活动空间少了。"(钟小姐80后从小住在附近,经常路过)

"政府不应该拿三千多万元来改造成这个样子,既然是改造,给老百姓活动的区域和空间就要大一点,草坪应稍微减少一点,天气好时公园里人挤人,走都走不动。但现在路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尺一寸都没有扩,里面的路好像还变窄了。"(某局长,在市政府上班,天天中午会来散步)

在公园东侧中部靠近吉祥路边,以前有一排榕树,现在让位给一块新建的活动场地,但市民们跳舞、打太极、打板球都在有树荫的中轴线、白兰大道下,没有人在光秃秃的空地上活动。

"好好的树怎么都砍了,即使有活动场地也要阴凉才行,这新做的活动场地都没遮阴的,没用啊。"(在中轴线上跳舞的阿姨)

在改造后的公园北部还可以看到这样一"景",因为仅有的10多张座椅都坐满了,不少市民坐在草坪边低矮的围栏上歇息。

"以前公园有很多给人休息的椅子、长凳,现在连凳子都没得坐。我和六十多岁及三四十岁的家人都反对这样改造,有些街坊也说越搞越差,人们就只能坐在草地栏杆上休息。"(张伯住广卫路附近,一早一晚都会来打太极,踢毽子、散步或跑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fb/12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