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五题

中秋月圆之时,文友打来电话约我月下饮茶。我欣欣然。我问,饮何茶?何饮茶?文友听了我的问话,笑了。他说,饮茶就是饮茶,有什么何饮茶,饮何茶之说。我说,茶中有学问。茶也,食也,色也,味也,香也,器也。总的说来,茶者禅也,道也。不饮不知,饮了自知。谁解其中色与味,香与气,形与器,知色、知味、知型、知器兼备才能饮好茶。饮其色,品其味,识其香,禅荼之味,自在茶中来。

茶之色

色,几乎囊括了世间事物的所有存在。食耶?色也;山耶?色也;河耶?色也;衣耶?色也。等等。世间万事万物存在于色,色包揽世间一切。至于,茶色也是诸多色的一色,那是我后来才领悟到的。那天,我应文友之邀,前去他的空山茶馆饮茶时,我觉得这个小茶馆很别致。就以其名来说,空山,就有一些道的味道。只有空山,没有鸟语,可见店家的别有用心。空山,空山,空空之山。为什么叫空山?我们暂且不去论它。开宗明义,空山之荼馆,一定与茶和茶以外的事有关。茶与色,若影形不离的密友,不可分不能分。空山与鸟语联在一起,即山不空,鸟不语。鸟儿为空山增添了色彩,空山为鸟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店家的独具匠心,可谓是对空山与色有着深切的领悟和认知。《心经》上就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表述,说明了空和色的关系。空者,色也;色者,空也。相互作用为色,色即是空。茶的色也是如此,不会有第二种解释。

当我走进空山茶舍,装饰得很典雅,没有大红大绿大紫的颜色,淡淡的极其雅致,古色古香的茶桌,茶凳,茶桌上的茶海,似乎有一股清泉从山后边漫过,叮咚叮咚的,泉在歌唱,泉涌般的流淌到茶海之上,只待主人调好电磁茶炉,不多时,滚烫的山泉之水沸腾了,文友似乎表演他的茶艺,用专用工具把茶一一拔到壶中,洗茶,温杯,倒去浮沫,重新再中泡。这几道工序下来,是在慢中之慢中进行的,在不慌不忙中幽深儒雅。此时,音乐空山鸟语响起,配之以更显抒情盎然,舒缓的曲调,曼妙的旋律,似乎是大山深处飘来的情歌,在山泉的流淌中百转千回进入了茶杯。

我们的心情很平静,看着煮沸的泉水飞落在茶杯里,那茶的叶片在水中翻了几下,轻轻地再落下去。此时此刻,我在想,泉在离开涧时,是一次旅行,也是和山涧告别,当茶在树上被采下时,几经晾晒炒制成茶,也是和它的母体告别,茶与水的相遇也会与青春告别。当把泡过水的茶摆在客人面前时,这种告别的仪式结束,进入了被人品尝品味的阶段。在客人连呼茶好味香的赞美声中,茶与水进入人的胃里,开始了吸收消化排出的程序,茶与水完成了它们粉身碎骨的旅程。

以茶的色为师,现出茶的外形,以色为镜,现出空来。茶海中的茶具让我感到文友的温馨和茶的温暖,也映照出水与涧告别的依依不舍,茶与树的挥手间透过一丝丝凉意。仿佛看到茶与水翻山越岭,空山与茶色的前世今生。

一次饮茶,一次品味,只一次品味也是遍尝了人生。茶与色不可知的关系,有一种感觉生命的溪流漫过,冬天已走,春天已经不远了。

色之味

你微笑着悄无声息,在树海的万绿丛中,在花影的百花园里,你从多雾的庐山走来,在越上葱茏四百旋的山岭,沾一沾云与雾的融合,撑起绿色的小伞,抽动如细柳的婀娜,在拾阶而上的山峦上尽情地开花,你那并不鲜艳的色彩却与三月的杜鹃花相连,当云雾把心血的泪滴洒在你多情的树上时,你缠绵的情意和春风春雨一起,把绿色,香艳,与花开正艳的野花一起成熟了。采茶女把你轻轻地采下,你山的景,树的景,茶林中渐渐隐去,走进了空山茶舍的鸟语里。

还有你,你从多雨的安溪走来,结束了不染南国的丝丝风尘,只身带来了闽南山地的缕缕气息,南国的凤凰树,南国的花雨,南国的海风和南国的风韵,因此你名扬天下,你的名字与时空一起流转,与早春一起融合,南国的丛林飘出淡淡的茶香。

还有你,从盆景般的迎客松下走来,行进九华山的林木中,威严与雄壮,轻柔与缠绵,酿成你不老的容颜,与*山风景为伍,与直上云天的峰峦作伴,在天地间酿出人世奇境。单单是你的名字,*山茅峰就让人心动梦牵。在午后的阳光中,可以听闻到你的脚步声和动感的音乐声声。

还有你,你是你们家族的佼佼者,名气和声望大得惊人。主要是你的汤色,你的味道独树一帜。人们爱你喜欢你,把你当作他们的知心挚友。由于你的存在,山为之变色,水也唱起欢乐的歌。改思茅为普洱,其茶是你头上的贵冠,走进万户千家。

不能再一一地举例了,无论是南方的椰林,还是塞北的雪原,无论是长江边上的土家山寨,还是*河边上的渔村,无论是昆仑山,玉龙雪山,还是喜马拉雅山脉,都有你兄弟姐妹的身影。山上树,树上茶,河中水,水中茶,凡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你的影形,飘荡着你的味道。

一片树叶,可以嗅到山野的清香,一杯茶水可以倒影大千世界和世事的沧桑。

茶的味道即是生活的味道。你想要的生活及各种味道,这个世界都给了你,只是你没有用心去发现,用心来采撷罢了。眼不至,行不达,心不现,就是美味如茶摆在面前,或许你不认识,或许视而不见,或许随手丢弃了。

庐山云雾茶,铁观音茶,*山茅峰茶,椰子茶,谱洱茶,等等天下名茶,都是树的脸谱,其色,其味,每个人品尝后感觉不同,茶禅一味,或是禅茶一味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味之型

茶之色决定了茶之味,茶之味决定了茶之型,它们相辅相成的连带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饮茶,首先见到的是茶的色体,在水的冲泡下味道就流淌出来了,没有多少人在意装茶盛水的器物。一杯好茶饮在口中,滋喉润肺,满口生香,淡淡的香气会随着呼吸弥漫全身。但是,这杯好茶,没有好的茶具,没有适宜的土壤,阳光的照晒,气候的湿润,再好的茶树也长不出好的茶的叶子,既便长好了,采摘,加工,炒制各道工序;火候,枝艺,何人炒制,时间也有讲究,只有这几方面融合了,才是上乘的,人们喜欢的好茶。

茶品之多,千树千茶,南北差异,地域气候,温度湿度,光照晾晒,等等的条件。世上有一千种茶树,就有一千种茶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品过才知道,这味道与盛茶的器具密不可分。犹如水,水本身是没有型状的,把水放在什么器皿里就是什么型状。如果是上好的铁观音茶放在一口大锅里炖煮,当然其味道就不同了。人们选茶,泡茶,饮茶,什么样的器皿装什么茶,这是茶之味,茶之道了。

千山千树,千树千茶,千茶千味,千味一味,品其茶,知其味,禅茶一味也就好理解了。

型之香

我和文友边饮茶边聊天,品尝了茶的味道,领略了盛装茶品的器皿的作用和特点,这时文友把室内的音乐关了,倒掉了杯中的茶水,清理了残茶败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文友会意了我的眼中的疑问,他把茶具放在我的面前端着对我说:“现在你看看茶杯中有什么变化?”我说:“是变化了,杯中无茶也无水。”文友说:“这只是其一,是表象。倒掉了茶和水,你闻一下,是不是其味还在?水和茶离开了茶杯,但它的味道没有离开,只不过不那么香气扑鼻了,只留下溪水的清香,回味一下不比初泡的茶水其味其香其气差。”我端起茶杯闻了闻,果然不差毫厘。我觉得饮茶品茶的道道还不少,谁解其中之味之香之气,就看每个人能否体味茶之道,茶之心了。纵然是有山就有树,有树就有茶,茶的滋味,尽在饮中品中,饮品过后留有余香,仍然保留茶的沁人心睥的香气。茶的残体不在了,血脉不在了,但香气犹存,这是何等的奉献啊?

一山一树,一树一茶,一茶一叶,都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饮茶时体悟茶的心,那就饮茶饮到了道上了。

茶之味,型之香,只有在行中,走中,品中,饮中才知其味其香啊!

香之绵

次品茶,冲;中品茶,柔;上品茶,绵。

我们翻越了生命之山,趟过急流险滩的生命之河。

山树沙海,椰林,凤凰树林和各种茶林,遍尝人世沧桑的百种滋味。一树一茶,一茶一叶,总是饱含着天地的深情。苦有苦的乐,辛有辛的甘甜,酸有酸的回味,辣有辣的余香。味厚的刺激肠胃的蠕动,味淡的易于清除血中的杂质,入口柔的让人轻松,入口绵的让人回味无穷。

茶的作用如此,茶之色对应尘之色,茶之味对应人之味。喜好的不同,口味的差异,就象是山与山,树与树,河与河,茶与茶,平行的,不停滞,流动着的风景。

一座山是一面旗帜,一棵树是一面旗帜,而一片茶林则是旗子招展下的色味香型器的集合品。茶有色的空灵,味的甘冽,香的清醇,型的美好,器的难忘。山有山的巍峨,树有树的挺拔,茶有茶的幽香,器有器的珍藏。而茶的绵长的香气,总会飘在人心里的深处。

人生也是一样,千千万万的人有千千万万的人生,犹如茶的色味香型器一样。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滋味,只要是尝过,品过,过山车一样的人生也就如此了。

饮茶如同品味人生。我还要感谢文友的盛情 饮茶。

饮茶知味在,茶吸收了大地的营养,日月的精华,我们有幸饮到,品味到,是三生有幸,知足了。

识别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皮肤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jz/1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