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我在,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美,有时候会成为一种阻碍

和玫乍相逢,就知道世界上确有得天独厚之事。

天然无暇的美貌,已经遭人艳羡。难得的是还能与时光抗衡,丝毫不沾染美人迟暮的伤感。更想不到的是她对年龄和风霜不以为忤,表现得坦坦荡荡。

若仅仅是收集印证这份历经岁月犹存的美,任何一个摄影师都不难做到。就如同到了西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拍出明信片般的影像。

玫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要记录的是此际的生命状态。

年轻时,曾以容貌倾倒一方城池,如夏日池塘里最绝色的那朵芙蓉;也曾历经奋斗,于空白尘埃里开出繁华。。。。。。但那过往的种种都远不及今日:年华虽逝,一颗慧心却拈花微笑。

看着眼前这个皎皎如月光的女子,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让玫的心灵之光,不被她流丽的外表所掩盖?有时候,美也会成为一种阻碍:它总是直接地吸引掉全部的注意。让人忽略更深层的蕴涵。

与此同时,我又分明感受到来自于她内在的意念:一种坚定的温柔,比过往任何阶段都清晰,黑白水墨画一样分明。

那是燃亮她眼眸的朵朵焰,也是吹绽她笑靥的剪剪风。

一刹那,我知晓这就是镜头要追随的所在。犹如鱼儿潜入幽幽的海底,朝着那最深奥的蓝光。

过去的生活是一场盛大的宴席

如果记忆忠于玫的话,她过去的生活是一场盛大的宴席。在那里,所有的心灵都尽情袒露,所有的美酒都肆意流淌。

自幼是被父母严苛疼爱着的长女。一方面表现得温婉可人,另一方面却在心里饲养着叛逆的野马。母亲让她学唱歌,一想到学习过程中难逃责骂,她硬是不从。当音乐老师的父亲带回了电子琴,她一推再推,伺机就逃。好说歹说,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最终只得由了她去。

上天也宠她如爱女,青春的溪流里倒映出玫灼灼年华的容颜,恍若那星河间枕月栖云的仙子,叫人若醉痴狂。

年方少艾的玫,内心自有主张。早早选了自己要走的路:不要上大学、也不肯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而是开了当地 家小资情调的咖啡馆。没有任何从商的经验,只是凭着与生俱来的直觉,就将咖啡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很快地,远远近近地闻了名。许多人开着车远道而来,有的是为了感受小说电视里才有的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一睹她的芳容。无论如何,她总是能从容应付。

那时候,一切都得心应手,日子犹如天际朝霞,花溪春水,浑不知 有忧愁。

生命置我于窑火,千锤百炼

某一日,象失了羽衣落入凡间的仙女,突然敛去了光华。玫成了别人的妻子,成了孩子的母亲。

丈夫打心眼里疼她宠她,她便从高枝碾做尘土来与他同甘共苦。陪他开酒家,住阁楼,起早贪黑。夏天被床板烤得皮发烫,冬天被油烟呛出气管炎,婆婆心疼小两口,总是在夜里辗转难安;妈妈在寒冬腊月来替她打点滴,眼圈红了又红。玫自己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

在某个无人的夜里,她会惆怅地开启箱子,用忧伤的眼光抚摸昔日那件仙女的羽衣。她知道,只要羽衣一着身,她就会重回云端,回复往昔诗一般的光亮轻盈。可是,她只是拍了拍那透软的羽毛,便无声无息地关上箱子,藏好钥匙----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随着先生事业的逐步稳定,日子渐渐安逸起来。

孩子到了学龄,举家迁到广州来定居。玫便过了几年相夫教子的悠闲日子,后来又开了个参茸店,权作消遣。

明明是苦尽甘来的时候,却反而感觉不对劲。总是若有所失,性子里急躁和尖锐的一面,出现得越来越频密。一方面,努力想要呈现好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暗藏着诸多不满。

即便是花好月圆,玫也会莫名其妙地婉转泪流。说不清啊道不明,剪不断啊理还乱。

岁月在,我在,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为了解开疑惑,玫尝试了许多的学习。希望通过自己喜欢的事,找到颖悟之道。先是古筝、舞蹈,又是瑜伽、冥想。却没有哪一种方式,能让她真正沉定下来,往身心深处走。直到她遇到了杨氏颂钵。

那是世界本初的声音,宇宙的原声,直通天地,醍醐灌顶。敲击的每一声钵音,都有着来自远古的振动,透过耳膜直达内心。钵音微落,随之而来的静寂,就如同白云之巅的晴空,澄澈辽远。

次,玫终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圣洁宁静。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玫学会了把心放空,专注于聆听,不仅去听声,更去感受节奏和频率,接收里面全然的信息。

在这种极静的状态里,她感受到来自天地和颂钵者那种无微不至的包容和等待,那种无所不在的覆罩和承载,以及仁慈到溺爱程度的疼惜。

那一瞬间,玫突然发现,自己能够安然拥有她所能有的一切了!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玫便决心要成为一名颂钵传承者。把自己从中获得的爱与滋养,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样一来,自身的修炼就有了更大的驱动力。

因为,颂钵者以善念使用颂钵,采集天地菁华和宇宙无边能量,把爱和祝福传递给需要疗愈者。这必须是身心通透,心念纯正的人才可能做到的。

玫勇于开始,更不惧耕耘。因为她深知,敢于深植生命如一颗麦种的,会发芽窜出,赢得更丰盈饱满的生命。

通过几年的研习,玫已经成为杨氏颂钵创始人杨有华先生的九大弟子之一。

今时今日,籍借颂钵,进入无人之境,消弭小我,融入自然,停歇一切纷扰复杂的念头和欲望的纠缠,对玫来说,已非难事。

远离城市、灯火、人群,她在凤凰木环绕的浓荫底下持钵而立,钵音袅袅,伴着午后微绿的薄雾。即便是一个旁观者,也能轻易地在玫的状态之中感受到天人合一的那种妙不可言。

这个流火的七月,眼前是静默的树木、无花的草地,绿水悠悠,碧空深深。

还有一个如陶如瓷的女子,散发有着历经窑火锻造的大创痕之后的定慧。此刻,凉似古玉,婉似霜花。

经过火----但不要你看到烟熏火燎之气;经过火----但只容别人看到沉静收敛的光华。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张晓风先生的句子:“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不知从何时起,玫变得柔和起来,生活中那些强烈的排斥对抗渐渐消散。

也不再因爱之名,用自己的标准和强势的态度去要求身边的人。

闺蜜长吁一口气,对她说出了憋了二十年的话:“二姐,我知道你一直用心爱护我,但以前和你在一起是真辛苦。只有现在我才敢说出口。”

原来,仅有好心是不够的。真正的爱,是宽容和允许啊!谁在自己的生命道路上不是尽力而为?谁又比谁更有资格去评价对错高低?

原来,一切皆源于自身。只有自己时时处处懂得感受生活之美,才有力量去帮助到别人。明白这一点之后,玫对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开始有了计划,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坚持的动力。

她到各地举办颂钵的公益讲座和工作坊;跟随老师到尼泊尔颂钵发源地的开启寻根之旅,深入地了解颂钵的文化起源,还在当地筹办资助贫困村民的慈善活动。

日常生活中,玫学会了有意识地帮助别人,给予爱和温暖;在家的时候,便全心全意地陪伴家人,而不是同处一室,貌合神离----她甚至会像孩子一样依偎在70多岁的老父亲身边,跟他朗声学唱民歌。

玫发现,从这时起,自己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构建理想中的人生。

在我们的拍摄过程中,由于在30多度的大热天出外景,体力消耗是加倍的。工作进行到两个小时多一点,玫突如其来地说,好了,就到这里吧,我们去喝杯咖啡吃个雪糕如何?

”可是。。。“我迟疑着,原本的工作计划可不止这些。

”不要可是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感受。到目前为止,你的拍摄已经带给我非常美好的感受了。不再需要用时间去衡量你的工作品质,也不用数量。我非常满意,真的。”玫的一席话,既打消了我的顾虑,又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她的内在修为。

既可以持之以恒,也可以一念放下。既不将就,也不会强求。”你最喜欢生命的哪个阶段?” ,我向玫抛出了原心集的例牌问题。

"就是现在。”她简单的回答,眼睛里仿佛凝聚了所有美丽的秋光。

其实啊,人生在世哪有一刻不完好而独具意义?哪一刻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只不过,此刻的生命已不再要太多的绚丽春光,也不要漂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幻彩,只有一片安静淳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

只有梦,像一片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更多原心影像、原创故事,敬请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sz/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