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小姐姐按:大历史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学者,以及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孙岳教授是中国大历史研究的先驱,他对大历史学科的闪耀明星,以及他们的著作做了梳理。这些著作都已被翻译为中文了哦,而且还不断有新的译本问世,感兴趣的朋友们按图索骥吧。
本文作者孙岳,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世界历史博士。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大历史的代表人物无疑首推大卫?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斯皮尔,二人分别担任国际大历史学会首届的主席和副主席。
大卫?克里斯蒂安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后随父母迁居尼日利亚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7岁到英国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学校,毕业后考入牛津大学攻读现代史并于年获学士学位。两年后,克里斯蒂安在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获硕士学位。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曾成功的一场改革。年至年,他在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任教,主要讲授俄罗斯史、俄罗斯文学及欧洲历史等课程。
大卫?克里斯蒂安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
在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下,他的兴趣转向了俄罗斯人日常生活史,并著有两部有关俄罗斯人饮食的著作《面包和盐:关于俄罗斯食品与饮料的社会史和经济史》(年)和《活命之水:解放前夕的伏特加酒与俄罗斯社会》(年)。年,克里斯蒂安转至美国加州的圣迭戈州立大学任教,传授大历史的理念和方法并讲授世界史、环境史及内陆欧亚史,年又回到澳大利亚悉尼的麦考瑞大学。在此前后,克里斯蒂安还开始在美国的佛蒙特大学和韩国的梨花女子大学兼任教职(梨花女子大学也因此成为亚洲 开设大历史课的大学)。
克里斯蒂安的《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一书年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次年便获得美国世界史协会(WHA)的年度 图书奖。年,该书的中译本面世。年,为推广大历史教学,克里斯蒂安推出了大历史简明读本《飞逝的世界:人类简史》(中文译本为《极简人类史》);年,又推出与大历史教育家辛西娅?布朗(CynthiaBrown)和克雷格?本雅明(CraigBenjamin)合著的一部大历史教材《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1]
弗雷德?斯皮尔生于年,现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跨学科研究所大历史专职教授(SeniorLecturer),也是全球 且目前 的大历史专业教职。从年起,斯皮尔便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开始讲授大历史课程;年起,在埃因霍芬科技大学开设一年一度的“大历史系列讲座”;年起,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院发起“历史课程中的大问题”系列讲座;年起,在 的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组织开设所有入学新生必修的名为“起源”的课程模块。
弗雷德?斯皮尔阿姆斯特丹大学
除大历史之外,斯皮尔还精通世界史与人类史、拉美史及拉美人类学、社会史和环境史、文化人类学、自然科学通论(尤其是生物化学)等。通晓荷兰语、英语、西班牙语,能够阅读法语和德语文献,并粗通拉丁语、古希腊语、希伯来语和奇楚亚语(南美洲原住民的一种语言)。
斯皮尔如此广博的知识储备可能是其最终转向大历史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与其教育背景密切相关:年,斯皮尔在莱顿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此间的主要研究课题为植物基因工程和寡核苷酸的合成;年,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硕士;
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及社会史专业博士学位,并于年发表其多年精研秘鲁宗教与*治、基于其博士论文的专著《秘鲁的宗教*体》,该书一出版旋即获得好评,美国 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EricWolf,-)将其列入学生的必读书目,而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则称此书乃“一部思想成熟、智力超群的学者之作”。
斯皮尔步入大历史研究也有一段颇为传奇的经历,颇有一个人试图拯救整个世界的意味。据说最初是受到年12月阿波罗8号(Apollo8)登月舱驾驶员威廉·安德斯拍摄的一幅照片的启示,这就是 的“升起的地球”(Earthrise)照片。“看着这张照片,我震惊了,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霎时间,它改变了我对地球的整个认知。……以前我所接受的都是些零散的知识,彼此从不搭界,更不要提从一个统一的角度呈现。”[2]
此后是来自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的震撼,书中特别谈到了事关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五个重要变量,即人口增长、食物生产、工业生产、自然资源的有限和无可避免的环境污染。[3]“但在此时,我周围没有一个人,包括中学教师和后来的大学教授,谈到过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图片实际上是一种视角的巨大转变,而继续坚守既定的教育格局和各自的学科领域。……我感到这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互不关联(mostdistressingdisconnect)。而我却愈发担心我们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想弄清人类究竟是如何步入这一境地的。”[4]
于是便有了后来几十年如一日的求索,试图找到一种新的令人满意的彼此关联的知识框架,直至年访问澳大利亚悉尼的麦考瑞大学、巧遇已经从事大历史教学研究的大卫?克里斯蒂安。
目前,斯皮尔正致力于深入并拓展其专著《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中的大历史思路,以期为人类迎接未来的挑战提供启示。
以“升起的地球”为封面的《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英文版
哈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蔡森博士将其学术旨趣锁定在两个宏大目标上:一、研究方面,对各种物理的、生物的和文化的现象进行跨学科的热动力学研究,以廓清星系、恒星、行星、生命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绘制出一种统一的宇宙-演化世界观及人类在宇宙中位置自我觉察的演进;二、教学方面,调动 教师和计算机模拟专家努力设计出更好的方法、技术辅助手段和崭新的课程体系,以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其中,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的全貌。为此,蔡森教授在哈佛大学多年来一直在为本科生开设一年一度的宇宙演化课。
蔡森哈佛大学
除了克里斯蒂安、斯皮尔、蔡森以外,全球各地还有许多颇具视野和成就大历史学家,笔者比较熟悉的有美国达拉斯南卫理公会大学的约翰?米尔斯(JohnMear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沃尔特?阿尔瓦莱兹(WalterAlvarez)、加州多明尼克大学的辛西娅?布朗(CynthiaStokesBrown)、俄罗斯科学院的阿科普·拿撒勒钦(AkopP.Nazaretyan)、密西根伟谷州立大学的克雷格?本雅明(CraigBenjamin)、南缅因大学的巴里?罗德里格(BarryRodrigue)、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埃斯特?奎黛克斯(EstherQuaedackers)等等。
对大历史的不同认识
“大历史”或克里斯蒂安所谓的“普世史”与以往的“普世史”有所不同,它是一种“试图在所有可能的尺度上理解过去”的历史,甚至涵盖整个宇宙,并“同时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