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百度百科翻译东洋コルク工业株式会社)成立,年改名为马自达(MAZDA),但是在大部分消费者的心里,马自达似乎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生品牌。殊不知,就在去年的1月30日,马自达(MAZDA)就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比起丰田(年成立)、本田(年成立)以及日产(年成立)都要早,如果谈资论辈的话,它们还得称马自达一句大哥,但为在当今消费者的心里,马自达的存在感却 呢?我认为这主要与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以及合作那一段人尽皆知“三角恋”有关。先来谈谈销量,在我的心里,马自达似乎从来没有生产过一台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车型,无论是年 次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6还是现在阿特兹、昂克塞拉、CX-5等车型,相比起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它们都存在极其明显的短板,再加上配置低以及价格高这两个客观因素,给予消费者放弃它的 理由。再看谈谈“三角恋”,相比于马自达6当年的热销,真正让马自达品牌走进千家万户的,其实是马自达和普力马这两款车,而提到马自达和普力马,就不得不提到海南马自达。年海南汽车制造厂宣布成立,年,当时出现严重资金短缺又急于扩展市场的马自达找上了门,希望寻求与海南汽车制造厂的合作来打开新兴的国内汽车市场,因此,苦于无法生产汽车整车的海南汽车制造厂则与马自达一拍而合。虽然当时已经与马自达进行合作,但由于没有乘用车销售许可证,因此生产的车辆只能在海南省内售卖和使用。而为了拿到乘用车销售许可证,海南马自达不得不跟一汽合资,并最终于年成立了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而一汽也借助这次的合作,与马自达搭上了关系,这也就为后来的马自达6的生产以及一汽马自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可是这样一来,马自达认为与其这样三方合作,不如直接跟一汽合作,但碍于当时的协议,马自达不得不选择隐忍。终于等到年底合作到期,一汽海马不再拥有马自达品牌的使用权后,海南马自达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的海马汽车。虽然对于车企来说,追求利益 化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朝三暮四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很显然马自达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触碰了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底线。时至今日,当人们谈起马自达时,这段往事仍然会被大家反复提起。但是与一汽合作的过程中,马自达发现自己的不仅没有实现利润 化,反而自己的车辆还需要依赖一汽奔腾进行代工,自瞬间感到自己的话语权太低,于是年马自达做了一件事,分别与一汽和长安进行合作,不过这次马自达吸取了与一汽合作的经验,长安马自达同时具备生产及销售功能,这也让马自达终于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好了,故事讲到这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已经能够猜出结局了,一边是没有话语权的一汽,一边是给足尊重的长安,马自达自然知道谁对于自己的更有利,于是我们便看到马自达不断地向长安输送新技术和新车型,反观一汽马自达,不仅没有任何新车型的导入,甚至连改款和换代车型的推进都受到了影响。据统计,今年7月,马自达共售出了辆新车,其中一汽马自达销量为辆,长安马自达销量则为辆,差距已经非常明显,可以说一汽马自达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专心做好长安马自达即可。无独有偶,就在近日,一份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收购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股权案的批文出现在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