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打造的美术馆要配上大师设计的停车

年建成的台南美术馆位于台南文化历史区的中心地带,在开幕以来吸引不少人前往参观打卡。

这座博物馆分为两个独立的建筑:一号楼是一个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前警察局;二号楼是由日本建筑师坂茂和石昭永建筑事务所合作设计的新建筑。

二号楼以五角形的屋顶定义,灵感来自台南市树——皇家凤凰木的花。独特的树冠遮盖了五层楼高的堆叠体,其中包含博物馆的16个展览空间。这种结构还创建了半户外平台,可作为休闲场所。

建筑内总共包含约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收藏区、表演剧院、儿童艺术中心、工作室、礼品店、咖啡厅和餐厅。藏品包括跨越年的重要作品和手工艺品,保存了古老的城市台南的艺术和历史遗产。博物馆的目的是整合这些艺术遗产,使之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而这座美术馆除了本体由建筑大师打造,就连一旁的停车场入口也请来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KenyaHara)参与设计,打造了名为「律动之影」(ShadowinMotion)的艺术装置。

「律动之影」(ShadowinMotion)位于地面和翻新的停车场阶梯间,属于地面与地下楼层的过渡场域,由原研哉和NoizArchitecturedesignandplanning事务所(以下简称Noiz)共同设计。它以自然光为灵感,让光影变化取代厚重墙面,作为过渡上下空间的重要意象。

原研哉和Noiz试图设计一个四维平面空间,让自然光能巧妙地落在计算范围内。其作法就是在阶梯处打造一个椭圆形的场域,并在周围设置如百叶窗的金属垂直结构,当自然光洒落而下时,这个设计就像光学装置一般形成动态的光影变化,也为黑暗的地下停车场空间带来有趣端景。

百叶窗结构由三层细薄的铝板组合而成,整体以连续旋转的角度排列,为了让光线能 地呈现在椭圆形空间内,原研哉和Noiz运用游戏引擎和3D激光扫描光精密地计算光线的移动轨迹和速度,「过程中我们更 地将误差值控制在1厘米之内。」Noiz表示。

当不同季节和时间的自然光落下,透过精巧排列的铝板因莫列波纹(moiréeffect)和椭圆排列而形成动态效果,也让装置呈现有机地变化。

「这个设计希望能提供人们在移动间和光线的有趣对话。」Noiz说道。

目前艺术装置在阶梯下方铺设了鹅卵石,当自然光由地面层穿越而下时,便在鹅卵石地面上形成如日本枯山水里的宁静景观,也跳脱以往停车场阶梯空间给人封闭、灰扑扑的印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huangmua.com/fmzp/8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